...1、《般》原文-出自《周颂》之《闵予小子之什》 2、《赉》原文-出自《周颂》之《闵予小子之什》 3、《桓》原文-出自《周颂》之《闵予小子之什》 4、《酌》原文-出自《周颂》之《闵予小子之什》 5、《丝衣》原文-出自《周颂》之《闵予小子之什...
...45、《雨无正》原文-出自《小雅》之《祈父之什》 46、《十月之交》原文-出自《小雅》之《祈父之什》 47、《正月》原文-出自《小雅》之《祈父之什》 48、《节南山》原文-出自《小雅》之《祈父之什》 49、《无羊》原文-出自《小雅》之《祈...
...也。 △《唐藏经音义》四卷 右未详撰人。分四声,以类相从。蜀中印本也。 △《英公字源》一卷 右皇朝释梦英撰。梦英通篆籀之学,书偏旁五百三十九字。郭忠恕云:按《说文字源》唯有五百四十部,子字合收在子部,今目录妄有更改;又《集解》 中误收去部在...
...1、《何草不黄》原文-出自《小雅》之《都人士之什》 2、《苕之华》原文-出自《小雅》之《都人士之什》 3、《渐渐之石》原文-出自《小雅》之《都人士之什》 4、《瓠叶》原文-出自《小雅》之《都人士之什》 5、《绵蛮》原文-出自《小雅》之《都...
...订正讹误,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研读水平,而且可以培养我们严谨的治学精神。 四、深刻理解《说文解字》的释义原则 《说文解字》是一部古文字字典,它按照文字学的要求解释本义,努力做到两个统一,即:形和义的统一,文字和语言的统一。所谓形义统一,是说...
...》三十卷,《附录》一卷。(明李攀龙。明刻本。) 《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七卷。明王世贞。 明刻本。胡应麟《少室山人类稿》,今罕见。) 《震川文集》三十卷,《别集》十卷。(明归有光。归氏家刻本。) 《四溟集》十卷。...
...《茻部》 700、茻部:茻:众草也。从四屮。凡茻之属皆从茻。读与冈同。 701、茻部: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 702、茻部:莽:南昌谓犬善逐菟草中为莽。从犬从茻,茻亦声。 703、茻部:葬:藏也。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易》曰...
...《鬲部》 1844、鬲部:鬲:鼎属。实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凡鬲之属皆从鬲。 1845、鬲部:䰙:三足鍑也。一曰滫米器也。从鬲支声。 1846、鬲部:鬹:三足釜也。有柄喙。读若嬀。从鬲规声。 1847、鬲部:鬷:釜属。从鬲㚇声...
...。从弓玺声。 8452、弓部:弛:弓解也。从弓从也。 8453、弓部:弢:弓衣也。从弓从𠬢。𠬢,垂饰,与𡔷同意。 8454、弓部:弩:弓有臂者。《周礼》四弩:夹弩、庾弩、唐弩、大弩。从弓奴声。 8455、弓部:彀:张弩也。从弓𣪊声。...
...《㫃部》 4259、㫃部:㫃:旌旗之游,㫃蹇之皃。从屮,曲而下,垂㫃相出入也。读若偃。古人名㫃,字子游。凡㫃人之属皆从㫃。 4260、㫃部:旐:龟蛇四游,以象营室,游游而长。从㫃兆声。《周礼》曰:“县鄙建旐。” 4261、㫃部:旗:熊旗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