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解读

...这样的人,偏偏国君看其顺眼,男人们乐于相处,女人们甚至争着相嫁。究其缘由,就因为这些人悟道天然,形显而德美,内在的道德美胜过了外在的形体丑。庄子一书中,像这样用放荡的思维和古怪的事例来阐说道理的篇章,可谓比比皆是。厉鬼与西施“道通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3.html

老子·德经·六十六评析

...如上一所说,在老子研究中有一些注释家认为,这一表达了老子的一套利用人民、统治人民的权术。例如,张松如先生“这是向统治者献言,颇有点像班固所说的‘君人南面之术’。”(老子校读365页)不过,张先生的观点并不完全等同于有些学者关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9.html

五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之人所由少与!谦之案有三之说,自韩非子、河上公、碧虚子、叶梦得以四肢九窍为十三,已涉附会。乃又有以十恶三业为三者,如杜广成;以五行生死之数为三者,如范应元。其皆穿凿不足信。苏辙谓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老子之言其九,不言其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6.html

老子第二十三这自然不是那自然_道家_【文学360】

...”。印度的自然外道,绝不可相同于中国老子所讲的自然外道相提并论。当年玄类法师,固然把梵文的佛经翻成中文,同时也把中国的老子翻成了梵文传译到印度去。因此唐朝以后的许多佛学与密宗的道理,掺杂有中国道家的成分。不过当时玄类法师翻译过去的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2.html

老子第二十二枉则直的教育法_道家_【文学360】

...其次,我们再用历史故事说明“枉则直”的道理。汉文帝是研究老子的好学生,所以,我们讲老庄的思想学术,引用的故事亦蛮多的,现在又要借用的一则历史故事汉文帝初即位,立太子母窦氏为皇后。后兄长君。弟广国,字少君。初为人略卖,传余家。闻皇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8.html

老子第二十五自然神仙_道家_【文学360】

...自然的静,不假造作,自由自在,那就对了,又何必头上安头,作茧自缚呢? 自老子之后,到了东汉时期,道家出现了魏伯阳真人作的参同契这部名著,素来被称为是千古丹经的鼻祖,学道家神仙长生不老之术的,非要仔细研究这部书不可,但其中所阐述的修道原理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1.html

老子第二十二刘备的淫具,齐景公的刽子手_道家_【文学360】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立刻警觉,自己如果要做一个明王圣主,又怎么可以用此残酷的方法杀人呢!所以对晏子“好了!放掉,我错了!”这又是“曲则全”的另一。 晏子当时为什么不跪下来求情“皇上!这个人做的事对君国大计没有关系,只是犯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7.html

老子·道经·三十二评析

...,与老子的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学讨论集20页)我们知道,道德经里所讲的“道”,就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道”是永恒的,既如无名之朴,是极幽微的;而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运动的客观规律。张松如老子的所谓“道”...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4.html

老子第二十二狐狸、豹皮的吸引力_道家_【文学360】

...咬文嚼字”了。 晋文公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因看到狐豹的皮而引出内心的感慨,再经过跟在身边的亲信接上这么一句“独非狐豹之罪乎?”晋文公便“善哉之!”意思是好!你的道理说得对,你就把你要说的道理直接讲彻底吧!不要含含糊糊,有所顾忌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9.html

老子·德经·六十九评析

...兵要义述,“五千之言”的老子“未尝有一不属意于兵也”。此论断有些不切实际。从本章内容看,老子是反战的。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的守势,这是把谦退忍让、无为静柔的哲学思想,通过军事再次表述出来,而老子并不是兵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2.html

共找到741,6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