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六谁肯放下自私包袱_道家_【文学360】

...笑话过了,再来正经。读本这一节原文深意,以我个人浅见来说,已如上面讲过,正是老子指明“人法地”准则。我们生命立足点大地,负载万物和一切,生生不已,终日运行不息而毫无怨言,也不索取人们和万物付于任何代价。它总是默默无言地,静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3.html

老子五千文过关-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好在这位关吏,对于老子规矩,志不在钱,所以对“只要你传道给我。”老子没法,只好认了,于是被逼写了这部五千字道德经,然后才得出关去。 老子以变相红包,留下了这部著作,西度流沙不知所终。而这部著作,流传下来,到了唐代,道家鼎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0.html

老子·德经·六十六评析

...如上一所说,在老子研究中有一些注释家认为,这一表达了老子一套利用人民、统治人民权术。例如,张松如先生“这是向统治者献言,颇有点像班固所说‘君人南面之术’。”(老子校读365页)不过,张先生观点并不完全等同于有些学者关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9.html

六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同此石。 「音韵」此江氏韵读国、贼、国、福、式、式、德韵(之部,贼,徂力反),远、反韵(元部)。邓廷桢贼、福、式、德韵,远、反韵。奚侗贼、福、式、式、德韵,远、反、顺韵。江永古韵标准入声六部“福”,笔力切。旁证引老子。顾炎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1.html

三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我无欲,而民自朴。”(唐韵正三烛)江有诰曰“静”,疾郢切。按古惟有平去二声,至魏、晋始间读上声,当与清、劲二部并收。老子为政篇“不欲以静”与正协,洪德篇“清静”与正协,淳风篇“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3.html

老子寇准胆识_道家_【文学360】

...后花园钓鱼、五路退兵心情,还更紧张沉重,只是不能不好整以暇而已。这就是道家妙用,也就是老子“欲取姑予”姿态。 因此,也就难怪在政治上反对派死对头王钦若,事后趁间在宋真宗面前用了一句挑拨的话,就使寇准再也不得重用,守真宗在澶渊之役...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8.html

老子·道经·评析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体现者,因为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9.html

老子·德经·六十九评析

...兵要义述,“五千之言”老子“未尝有一不属意于兵也”。此论断有些不切实际。从本章内容看,老子是反战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守势,这是把谦退忍让、无为静柔哲学思想,通过军事再次表述出来,而老子并不是兵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2.html

老子吹毛用了急须磨_道家_【文学360】

...玄牝”。人体“会阴”部分,则是人身生命源泉“玄牝”之处。印度瑜伽术有关身瑜伽术语,叫它“海底”,或视为“灵能”和“灵力”窟穴。 了解了这两个名词内涵,然后便可大致明白老子本章意义,是要体会虚灵不昧“谷神”境界,中空无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1.html

老子第二十五念天地之悠悠_道家_【文学360】

...旋转,所谓“天道左转,地道有旋”观念,早已由来悠久。我们人欲效法大地,就应该如易经卦辞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健”,是天地运行转动,永远是健在地前进,所以人要效法它勇往直前精神,一分一秒绝不偷懒,时时刻刻向前开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0.html

共找到1,104,8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