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三十三评析

...,而是,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 清末民初对道德经也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的肉体虽然消失,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5.html

老子·道经·三十二评析

...,与老子的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学讨论集20页)我们知道,道德经里所讲的“道”,就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道”是永恒的,既如无名之朴,是极幽微的;而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运动的客观规律。张松如老子的所谓“道”...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4.html

老子第二十五自然神仙_道家_【文学360】

...自然的静,不假造作,自由自在,那就对了,又何必头上安头,作茧自缚呢? 自老子之后,到东汉时期,道家出现魏伯阳真人作的参同契这部名著,素来被称为是千古丹经的鼻祖,学道家神仙长生不老之术的,非要仔细研究这部书不可,但其中所阐述的修道原理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1.html

老子第二十四山泉绕屋知深浅_道家_【文学360】

...个人的历史,大家都知道,的为人处事,素来便犯老子的四不——一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原不足道。红楼梦上有两句话,大可用作一生的总评“负父母养育之恩,违师友规训之德。” 袁的两个儿子,大的克定,既拐脚,又志在做太子,继皇位,怂恿最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6.html

老子第二十六超然轻重的历史故事_道家_【文学360】

...蝶恋花”的“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写些缠绵悱恻的妙文。难怪后来赵匡胤对的评语李煜如果把作诗词的工夫拿来专心搞政治,也未必会为我所擒。这也确是赵匡胤的一句老实话。 至如韩信的开场与收场,基本上就犯老子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5.html

老子·道经·评析

...本章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道”,即继续阐述“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6.html

老子·德经·四十八评析

...,也是对的。老子的错误在于把理性思维绝对化使倒向唯心主义,甚至陷于排斥感性知识的错误。”(老子的研究老子哲学讨论集23页)张松如先生“‘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并不是老子的一种什么神秘的、蒙昧的反理性的主张,而是一定...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0.html

老子第二十一春秋时代南北文学的境界_道家_【文学360】

...文化思想,就与南方不同,北部的人们,行为笃厚,气质浑厚。南方出来的人物,像卡特就很有问题。这很奇怪,只由于东、南、西、北地区方向的差别,冥冥中影响山川人物以及文化的异同问题,和易经象数的法则又大有关系。 老子,在“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2.html

老子·道经·评析

...在上一里,老子提出“无为”的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的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0.html

老子·道经·第一评析

...在这一里,老子重点介绍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6.html

共找到747,3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