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字,引老子曰‘或呴或吹’,与河上本同,盖汉以后俗字。”又“嘘”字,傅、范本作“噤”。范应元曰“‘噤’,严遵同古本,注引楚辞曰‘噤闭而不言。’”谦之案“噤,口闭也。”楚辞云“闭口为噤。”义与“吹”相反。夏竦古文四声韵引道德经“吹...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5.html

老子第四半个芋头十年宰相_道家_【文学360】

...。 李泌到了成年的时期,非常博学,而且对易经的学问,更有心得。经常寻访嵩山、华山、终南等名山之间,希望求得神仙长生不死的方术。到了天宝时期,玄宗记起的幼年早慧,特别召来讲老子,任命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因而与皇太子兄弟等非常...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4.html

老子·德经·第三十九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杨兴顺“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但老子认为,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天得一以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1.html

老子第六吹毛用了急须磨_道家_【文学360】

...玄牝”。人体的“会阴”部分,则是人身生命源泉的“玄牝”之处。印度瑜伽术有关身瑜伽的术语,叫它“海底”,或视为“灵能”和“灵力”的窟穴。 了解了这两个名词的内涵,然后便可大致明白老子本章的意义,是要体会虚灵不昧的“谷神”境界,中空无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1.html

老子第三贤与不贤的君子小人之辨_道家_【文学360】

...道家的支流,它与老庄思想,也息息相通。法家最有名的韩非子,提出一个理论,可以,相同于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个观念的引申发挥,但提倡用法治领导社会,并不一定需要标榜圣贤道德的政治。“相爱者则比周而相誉,相憎者则比党而相非,诽誉交...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8.html

老子第四卢杞、李白与郭子仪_道家_【文学360】

...另有一则故事,是在郭子仪的晚年,退休家居,忘情声色来排遣岁月。那个时候,后来在唐史奸臣传上出现的宰相卢杞,还未成名。有一天,卢杞来拜访正被一班家里所养的歌伎们包围,正在得意地欣赏玩乐。一听到卢杞来了,马上命令所有女眷,包括歌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3.html

第二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道应训正作‘大制无割’。此作‘不’者,后人因下篇有‘方而不割’之语,改之。” 「音韵」此江氏韵读雌、溪、溪、离、儿韵(歌、支通韵,离协音黎)。黑、式、式、忒、极韵(之部,黑,呼力反,忒,力反)。辱、谷、谷、足、朴韵(侯部)。谦之案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4.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五评析

...一介老子讲的道是先于天地存在,只是在时间上先于天地存在,而不是在逻辑上先于天地存在。老子讲的道虽是无形无象,但不是超空间的,而是没有固定的具体的形象,这样的道才可以变化成为有固定具体形象的天地万物。”这种观点是很中肯的。老子曾说“道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7.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八评析

...老子在本章里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自古及今是极为著名的哲学命题,往往被学者们征引来用以说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冯友兰在分析此句时这样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的变革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在中国...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0.html

老子第二十二尧的儿子,汉武帝的奶妈_道家_【文学360】

...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固谓曰汝痴耳!帝今已长,岂复赖汝哺活耶!帝凄然,即敕免罪。 史记载救乳母者,为郭舍人,现在据刘向等记,说是东方朔。余姑且认为是东方朔,较有趣味。 在历史的记载上的汉武帝,有人是“穷兵黩武”,与秦始皇并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6.html

共找到704,42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