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二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老子对当时许多现象看不惯,把众人看得卑鄙庸俗,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明。而在表面上却故意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自己低能、糊涂、没有本领,其实是从反面抬高自己,贬低社会上的一般在自我吹嘘、自我欣赏,最后一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2.html

老子第六吹毛用了急须磨_道家_【文学360】

...便套用了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名词,称它为“谷神”。 第二类形的山谷,是隐晦曲折,两头相通的狭长通道,空气对流,由这一头的传呼,便很迅速地畅达遥远的那一头。因此,也成为被编织成神话的题材,认为其中如有神助。实际上,也是空气的传声作用,并非真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1.html

王阳明曾国藩-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页,先懂了这一史实的道理以后,再来研究老子,就更容易了解到老子哲学思想,在用的方面——大而用之于天下国家的大事,小而用之于个人立身处世之,乃至于由平日的为,进一步升华到形而上修养之了。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6.html

老子第二十二狐狸、豹皮的吸引力_道家_【文学360】

...咬文嚼字”了。 晋文公是何等聪明的,他因看到狐豹的皮而引出内心的感慨,再经过跟在身边的亲信接上这么一句“独非狐豹之罪乎?”晋文公便“善哉之!”意思是好!你的道理说得对,你就把你要说的道理直接讲个彻底吧!不要含含糊糊,有所顾忌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9.html

老子第三历史上严禁工业科技发展的死结_道家_【文学360】

...药物无关。 例如我们过去历史上所讴歌颂扬的汉代文景之治,大家都知道,是熟读老子的汉文帝母子,信守道家的黄老之的时代。老子传了三件法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汉文帝自始至终,都—一做到了。汉文帝的俭约是出了名的,“不贵难得之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2.html

老子第九进退存亡之际_道家_【文学360】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的名言,同时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观点,可是以老子所代表道家哲学的可以出世,可以入世,却有“挫其锐,解其纷”的不死之药,长保“散而未尽”的七字真言“功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7.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三评析

...在这一里,老子得道的圣人(统治者)要行“不言之教”。,只要相信,照着做,就自然会得到。反之,就不可能得到。在本章里老子举自然界的例子,说明狂风暴雨不能整天刮个不停、下个没完。天地掀起的暴风骤雨都不能够长久,更何况滥施苛政、...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5.html

第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本、傅、范本作“始”,“居”,敦本作“处”。高本汉以始事、教、有、恃协韵,处、处去协韵。又教,宵部,事、辞、有、恃,之部,之、宵合韵。顾炎武曰“随”,古音句禾反,引老子“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和、随为韵。旁证管子白心篇不倡不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8.html

阴柔不是阴谋-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现代学术界,研究老子的趋向,归纳起来,大概可分为三个路线 第一类纯粹走哲学思想的研究路线。作这方向研究的,各有各的心得,各有自己的见解。乃至有人以西方哲学来批评老子,或者以西方文化来与老子比较。这是学术性的一类。 第二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8.html

老子第三赵宋是再次的南北朝_道家_【文学360】

...至于由老子后半段所引起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无为之治的政治思想,在以往的历史上,常被误解,乃至被有些领导一个时代的帝王位,有意或无意地歪曲它的作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7.html

共找到771,7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