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十六评析

...“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司马迁“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很扼要概括。“静”与“动”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动”,也不否定“动”作用。再说“归根...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7.html

老子·道经·第一解读

...自然”,这个人类和万物母亲。屈原长诗天问为什么会提出许多对宇宙天体、历史、神话和人世方面疑问?当对政治前途和黑暗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自然返归心态和求助愿望。出于一种对现实不满和焦虑,推本极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7.html

老子·德经·六十六评析

...如上一所说,在老子研究中有一些注释家认为,这一表达了老子一套利用人民、统治人民权术。例如,张松如先生“这是向统治者献言,颇有点像班固所说‘君人南面之术’。”(老子校读365页)不过,张先生观点并不完全等同于有些学者关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9.html

老子·道经·三十七评析

...“无为”思想在老子道德经中多次阐述、解释。本章开头第一句即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不同于任何宗教神,神是有意志、有目的,而“道”则是非人格化,它创造万物,但又不主宰万物,顺任自然万物繁衍、发展、淘汰、新生,所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9.html

老子·道经·十一评析

...在道德经一开始,老子用大部分篇章,通过认识天地、刍狗、风箱、山谷、水、土、容器、锐器、车轮、房屋等具体东西去发现抽象道理。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并非总在故弄玄虚。冯友兰先生曾老子所说‘道’,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2.html

老子吹毛用了急须磨_道家_【文学360】

...玄牝”。人体“会阴”部分,则是人身生命源泉“玄牝”之处。印度瑜伽术有关身瑜伽术语,叫它“海底”,或视为“灵能”和“灵力”窟穴。 了解了这两个名词内涵,然后便可大致明白老子本章意义,是要体会虚灵不昧“谷神”境界,中空无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1.html

老子·德经·五十七评析

...战国以后各封建时期思想都迥然不同。这一观点本身不仅是消极落后,而且是反动。”(中国经济思想史211页)这种分析虽有其道理,但我们感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再作分辨。老子重视“无为”,重视“质朴”,重视“勤俭”,反对工商观点有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9.html

老子·道经·评析

...要做到淡泊名利与地位,才有可能“功成身退”。事物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反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否泰相参、祸福相位,古今中外历史常盛不衰能有几人?“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却也含有引发祸水因素。老子已经悟出辩证法道理,正确指出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0.html

老子第二十五念天地之悠悠_道家_【文学360】

...旋转,所谓“天道左转,地道有旋”观念,早已由来悠久。我们人欲效法大地,就应该如易经卦辞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健”,是天地运行转动,永远是健在地前进,所以人要效法它勇往直前精神,一分一秒绝不偷懒,时时刻刻向前开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0.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贤,使民不争; 严可均曰各本“”作“尚”。 罗振玉曰敦煌本作“不上宝”。 谦之案作“”是也。“宝”字疑误。“”与“尚”同。淮南齐俗训“故老子曰‘不贤’者,言不致鱼于木,沉鸟于渊。”引亦作“”,与景龙、敦煌、遂州诸本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9.html

共找到1,115,5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