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图经》莳萝莳萝图片,出佛誓国,今岭南及近道皆有之。三月、四月生,苗、花、实大类蛇床而香辛。六月、七月采实。今人多以和五味,不闻入药用。《海药本草》莳萝谨按《广州记》云∶生波斯国。马芹子即黑色而重,莳萝子即褐色而轻。主膈气,消食,温胃...
...五经《诗经》简介 《诗经》在先秦称《诗》,或《诗三百》 ,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 《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
...五经《尚书》简介 《尚书》古时称《书》、 《书经》 ,至汉称《尚书》。 “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
...目录 《中药大辞典》玉屑 《本草经集注》玉屑 《本草蒙筌》玉屑 《本草图经》玉屑 《海药本草》玉屑 《雷公炮制药性解》玉屑 《名医别录》玉屑 《新修本草》玉屑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玉屑 《证类本草》玉屑 《千金翼方》玉屑 《冯氏锦囊秘...
...用,有养肝明目的功效。【处方用名】石决明、生石决、九孔决明(打碎,生用)、煅石决明(将石决明放于烈火中煅至为红色为度,寒凉之性有所减弱)【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先煎。【按语】石决明以功用而得名,始载于《别录》,主要用治目疾。唐代《海药...
...《本草衍义》天竺桂与牡菌桂同,但薄而已。《证类本草》天竺桂味辛,温,无毒。主腹内诸冷,血气胀,功用似桂。皮薄不过烈。生西胡国。(今附)图经文具桂条下。海药∶谨按《广州记》云∶生南海山谷。补暖腰脚,破产后恶血,治血痢肠风,功力与桂心同,方家...
...四书 《中庸》简介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
...《海药本草》石流黄谨案《广州记》云∶生昆仑日脚下,颗块莹净,无夹石者良。主风冷,虚备,肾冷,上气,腿膝虚羸,长肌肤,益气力,遗精,痔漏,老人风秘等。并宜烧炼服。仙方谓之黄砂,能坏五金,亦能造作金色,人能制伏归本色,服而能除万病。如有发动,...
...《海药本草》楸木皮微温。主消食,涩肠,下气,及上气咳嗽,并宜入面药。(《大观》卷十四页52,《政和》页361,《纲目》页1393)《证类本草》楸木皮味苦,小寒,无毒。主吐逆,杀三虫及皮肤虫。煎膏,粘敷恶疮,疽 痈肿疳,野鸡病。除脓血,生...
...便溏精滑者忌.《海药本草》海松子去皮,食之甚香美。与云南松子不同。云南松子似巴豆,其味不浓,多食发热毒。(《大观》第二十三卷,40页;《政和》478页)《证类本草》海松子味甘,小温,无毒。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不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