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折本。出版家虽然大抵是“传播文化”的,而“折本”却是“传播文化”的致命伤,所以荏苒半年,简直死得无药可救。直到今年,折本说这才起了动摇,得到再造的运会,再和大家相见了。 内容仍如创刊时候的《前记》里所说一样:原料没有限制;门类也没有...
...土家族中的有识之士,在前人识药治病,实践知识累积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实践的反复验证,使土家族医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期土家族民间出现了许多医药抄本,如湘西有《老祖传秘方》、《草药十三反》、《七十二方》等。清末恩施州名医汪古珊著有《...
...《新修本草》中,就收藏了相思木的种子——相思子。其性味辛、苦、平,有大毒。中医多用作外用剂,治疗疥癣和痈疮等外科病。 辛 夷 见《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
...产药材蓝藤根、大叶藻和昆布;《海药本草》里载有的附子等。此外,《海东绎史》卷26中载有新罗产药材土瓜、海石榴、海红花、茄子、石发、海松子、桃、榛子、腽肭脐等。由上可见,隋唐两代特别是唐代,中朝两国医药相互交流之盛况。二、中日医药交流隋唐时期...
...正当许多人对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滞后、部分中医院不姓“中”现象严重而忧心忡忡时,7月,《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发布让我们眼前一亮。 诚然,中医药事业发展滞后、中医“西化”的原因有很多,如中医药服务价格过低、投入补偿机制不完善等,但...
...(形声。从水,白声。本义:停船) 同本义 [be at anchor;berth] 西有鸾冈,洪崖先生乘鸾所憩泊也。——《水经注·赣水》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宋· ...
...一、中朝医药交流 两宋时期,中朝医药交往更加广泛,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和天禧五年(1021年)高丽使者郭元、韩祚各自回国时,宋真宗亲自赠送《太平圣惠方》1000卷(金斗锺《韩国医学史》118~119页码韩国探求堂1966年版);...
...内在联系。对于两方面来说,都存在着不通的问题。 1990年,李良松、郭洪涛编者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问世;其后,李良松又与刘建忠合编了《中华医药文化论丛》(鹭江出版社, 1996)。上海方面有马伯英等著《中外医学文化交流...
...婚姻事”(《云笈七签》卷三十九)。 道教对妇女的尊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得非常独特。这也许与他们继承了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有关。在他们的神仙理想中,女仙具有与男仙相同或相近的地位,女冠(道姑)可以与男性道士一样直接成为...
...。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坟墓川冈,并同兹说。上之军国,次及州郡县邑,下之村坊署栅乃至山居,但人所处,皆其例焉。 目见耳闻,古制非一。《黄帝二宅经》、《地典宅经》、《三元宅经》、《文王宅经》、《孔子宅经》、《宅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