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三集》第八卷(苏辙·杂说九首) 《易说三首》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何谓道,何谓性,请以子思之言明之。 子思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栾城后集》第十一卷(苏辙·历代论五) 《唐玄宗宪宗》苏辙 唐玄宗、宪宗,皆中兴之主也。 玄宗继中、睿之乱,政紊于内,而外无藩镇分裂之患,约己任贤,而贞观之治可复也。 宪宗承代、德之弊,政偾于朝,而畿甸之外皆为畔国,将以求治,则其势尤难。...
...《栾城集》第三十三卷(苏辙·北门书诏五十四首) 《麻制十三首》苏辙 ○除苗授保康军节度知潞州制 门下:上将之任,本智略以为先。 万夫所望,亦材武之兼尚。 惟擢拜之未几,极辞疾以告劳。 言念悃诚,式敷明命。 殿前副都指挥使、武泰军节度、黔州...
...《栾城后集》第十三卷(苏辙·颍滨遗老传下) 还朝,为御史中丞。 命由中出,宰相以下多不悦。 所荐御史,率以近格不用。 自元祐初,革新庶政,至是五年矣。 一时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 吕微仲与中书侍郎刘莘老二人尤畏...
...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苏辙著有著有《栾城集》950卷、《栾城后集》924卷、《栾城三集》10卷、《...
...◆户部侍郎论时事六首【论开孙村河札子】 臣为户部右曹,兼领金、仓二部,任居天下财赋之半,适当中外匮竭不继之时,日夜忧惶,常虑败事。窃见左藏见缗一月出纳之数,大抵皆五十余万,略无赢余,其他金帛诸物,虽小有羡数,亦不足赖。臣之愚怯,常恐天灾...
...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祐集》15卷。苏洵集 目录◎ 嘉祐集卷一·几策一首◎ 嘉祐集卷二·权书上◎ 嘉祐集卷三·权书下◎ 嘉祐集卷四·衡论上◎ 嘉祐集卷五...
...以招贤,拟尚方而铸印。”然则承制之事易以惹谤,忠简之言固笃论也。 ○吏部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司封郎中、员外郎、司勋郎中、员外郎、考功郎中、员外郎、官诰院附) 《周礼·天官》,太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理邦国(变冢言太者,进退异名也。百官...
...译本。 马王经一卷(安公云出第六度集第六卷新编上) 菩萨作龟本事经一卷(出第六卷) 菩萨身为鸽王经一卷(出第六卷) 蜜蜂王经一卷(出第六卷) 佛以三事笑经一卷(出第六卷) 小儿闻法即解经一卷(出第六卷) 杀身济贾人经一卷(出第六卷) 以金贡...
...《栾城应诏集》第六卷(苏辙·进策五道) 《君术》苏辙 ○第一道 臣闻天下之事,非宰相不可尽行,非谏官不可尽言。 天下之人,谁能必至于谏官、宰相者?惟其少而学之,长而欲行之也,终其身而不当其位,不可以侵官而求尽其意。 是故士大夫之间,犹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