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集》第三十一卷(苏辙·西掖告词五十一首) 《太皇太后三代》苏辙 ○曾祖琼魏王 敕:朕祗事东朝,朝夕咨焉以従政。 乃者躬见上帝,升侑神考。 克以眇躬,率行盛礼,思所以仰报于慈训,谓莫如追宠其先人。 太皇太后曾祖某,蚤事章圣,蔚为名臣,...
...后僧伽罗刹集经撰人不殊。何得一载正经一编集内。例既如此故附此中。 僧伽罗刹所集经三卷(僧伽罗刹撰或五卷)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第一译两译一阙) 上三集十卷同帙。 百喻经四卷(僧伽斯那撰或五卷)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陀译(单本) 菩萨本缘...
...◆中书舍人撰两府请贺谢表状十首【请太皇太后受册表】 臣辙等言:臣等近奉表请太皇太后以时备礼,膺受册宝,伏奉批答不许者。臣等闻,谦虽盛德,过则失中,礼有必然,义非所避。方旱灾未解,则克己安众,人主之令猷,及神人既和,则备物正名,有国之常法。...
...《栾城集》第二十一卷(苏辙·书一首) 《上皇帝书》苏辙 熙宁二年三月日,具位臣苏辙谨冒万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臣官至疏贱,朝廷之事非所得言。 然窃自惟,虽其势不当进言,至于报国之义,犹有可得言者。 昔仁宗亲策直言之士,臣以不识忌讳得罪于有司...
...无聊,惟日望一差遣出去耳。 末由披奉,千万珍重。 《答宝月大师二首(之一)》苏轼 久不奉书,盖冗惰相因,必未讶也。 史厚秀才及蔡子华处领来书,知法体佳胜,此中并安。 请补外,蒙恩除杭倅,旦夕出京,且往陈州相聚,至九月初方行。 逾远乡里,曷胜...
...可备焉。且列名题知其有据(撰录者曰又如长房录中引一乘寺藏录周录之中引真寂寺录义善寺录玄法寺录福林寺录上之五录但引其名不言卷数又有陈朝大乘寺藏录四卷并不知何人制作似是当寺藏经略记由委既扃寺名为录未可通行故叙录次阙而不载) 梁出三藏记集一十五卷...
...作家。 〔2〕 《太平广记》 类书,北宋李昉等人奉旨编辑,太平兴国三年(978)书成,五百卷。参看本书第十一篇。下文所说的“他书”,据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指《说海》、《古今逸史》、《五朝小说》、《龙威秘书》、《唐人说荟》、《艺苑捃华》...
...《栾城应诏集》第十一卷(苏辙·试论八首) 《王者不治夷狄论》苏辙 儒者必慎其所习,习之不正,终身病之。 《公羊》之书,好为异说而无统,多作新意以变惑天下之耳目,是以汉之诸儒治《公羊》者,比于他经,最为迂阔。 至于何休,而其用意又甚于《公羊...
...《谢除龙图阁学士表二首(之一)》苏轼 臣轼言。 伏蒙圣恩,以臣累章请郡,特除臣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者。 中禁宝储,上应奎璧之象,先朝谟训,远同河洛之符。 隶职其间,省躬非据。 臣轼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伏念臣学非有得,愚至不移。 虽叨过实之名...
...《栾城应诏集》第一卷(苏辙·进论五首) 《夏论》苏辙 圣人之道,苟可以安于天下,不求夫为异也。 尧舜传之贤,而禹传之子。 天下以为禹无圣人而传之,而后授之其子孙也。 夫圣人之于天下,不従其所安而为之,而求异夫天下之人,何其用心之浅邪?昔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