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若明。:删除。衍文。孙诒让《墨子闲诂》 8、经上:义,利也。属于:[伦理] 经说上:义:志以天下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属于:[伦理] 9、经上:礼,敬也。属于:[伦理] 经说上:礼:贵者公,贱者名,而俱有敬僈。焉等,异论也。属于:[...
...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何以知其然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明于民之善非也,毕云:“‘若苟’二字旧倒,据下文改。” 《墨子闲诂》原文 则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也。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上之为政也,不得下...
...出自《说文解字》卷六 199、《丌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六 200、《箕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六 201、《竹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六 202、《角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六 《说文解字》第七卷 203、《𨛜部》原文...
... 1.颠:原错为“巅”。自孙诒让《墨子闲诂》改。 4、修身: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源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秏1。名不...
...辩骚》非《楚辞》本书,不当录。 △《重编楚辞》十六卷 右族父吏部公重编。独《离骚经》仍故,为首篇。其後以《远游》、《九章》、《九歌》、《天问》、《卜居》、《渔父》、《大招》、《九辩》、《招魂》、《惜誓》、《七谏》、《哀时命》、《招隐士》、《...
...而没有偏私。这就是文王的兼爱。即使墨子所说的兼爱,也是从文王那里取法的! 1.犹:原错为“独”。自孙诒让《墨子闲诂》改。 7、兼爱下:“且不唯《泰誓》为然,虽《禹誓》即亦犹是也。禹曰:‘济济有群,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
...之什》 27、《天作》原文-出自《周颂》之《清庙之什》 28、《烈文》原文-出自《周颂》之《清庙之什》 29、《维清》原文-出自《周颂》之《清庙之什》 30、《维天之命》原文-出自《周颂》之《清庙之什》 31、《清庙》原文-出自《周颂》之《...
...《商贾》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六 七:《白虎通德论》卷七 30、《白虎通德论》卷七:文质,三正,三教,三纲六纪 31、《文质》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七 32、《三正》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七 33、《三教》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
...祭之时日,而《志》云:‘天郊夕牲之夜,夜漏未尽八刻进熟;明堂夕牲之夜,夜漏未尽七刻进熟。’寻明堂之在郊前一刻,而进献奏乐,方待郊还。 魏高堂隆表‘九日南郊,十日北郊,十一日明堂,十二日宗庙’。案隆此言,是审于时定制,是则《周礼》、二汉及魏,...
...、行远路,费用花的少,而利益很大,所以民众乐于使用。所以法令不用催促而可行使,民众不用劳苦而财用充足,所以民众归顺他了。 1.完:原错为“全”。自吴毓江《墨子校注》改。 2.上:原错为“止”。自孙诒让《墨子闲诂》改。 7、辞过:当今之主,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