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到雀金裘》就是吴世昌结合出土实物所写的一篇考据文章。这篇文章从《周礼》中提到的专管收集鸟羽的官吏讲起,一直谈到清初从外国输入的鸟毛织物,再加上出土文物的材料,可说是把雀金裘的“祖宗十八代”都弄清楚了。不但有史料,而且有史识。确是一篇...
...本书是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对《大学章句》的注释,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 附: 《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
...宋朝经学 宋代理学兴起,自晁迥之后,理学家们以重新诠释古代经典的方式,以疑经、改经、删经来进行回归先秦经典的活动,阐发他们的主张,或保守、或激进。 此时期,出现以《论语》、《孟子》加上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合称的“四书”,因为被...
...指神奇高妙。 明·李贽《四书评·孟子·尽心下》:“中问六语最吃紧,正是出圣入神真口诀,凡具善信根基者佩服之。” 至于窦氏《璇玑》,以八寸之锦,八百余言,纵横反覆,皆成文章,夺真宰之秘,泄造化之工,可谓~,亘古一人而已。 ◎明 ·谢肇淛《五...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终于不知,斯为下尔。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七卷...
...尔雅》。宋时程、朱诸大儒出,始取《礼记》中之《大学》、《中庸》,及进《孟子》以配《论语》,谓之《四书》。本朝因之,而《十三经》之名始立。其先儒释经之书,或曰传,或曰笺,或曰解,或曰学,今通谓之注。《书》则孔安国传,《诗》则毛苌传,郑玄笺,《...
...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被后人称为“历史之父”。他的名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也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名著,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青少年时期的司马迁是在家乡度过的,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20...
...比喻多余和重复。同“床上施床”。 明·徐渭《<四书绘>序》:“而传注讲章,转相缠说,未免床上叠床。”...
...黄昏之时,“立尽”二字老辣。 “敲碎”两句:言风摇翠竹,似敲碎满怀离愁,搅得人心烦躁不宁。 “人去”两句:言那人去后,箫声不复再闻,人惟独自倚楼。吹箫声断:暗用萧史弄玉事。见前《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注。此指意中人离去。 “满眼”两...
...犹成群结队。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 徐慎《四书记》:“同志,你们成帮结队,拉这沙子干啥用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