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斗争的同时便开始了原始的医药活动,“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随着医药活动的增加,进入奴隶社会,中医内科学开始萌芽,在殷代的甲骨文里已有“疾首”、“疾身”、“疾足”、“风疾”、“疟疾”、“蛊...
...宋代著名医家陈自明所著的《外科精要》是祖国医学史上最早以外科命名的外科专著。 宋代著名医家陈自明(1190——1270年)不仅擅长妇科,著有《妇人大全良方》一书,而且又精通外科,他所著的《外科精要》(1263年)是祖国医学史上最早以外科...
...《冯氏锦囊秘录》芎黄散治齿迟。川芎(四钱) 山药 当归 芍药(炒) 甘草(各三钱) 熟地黄(一两) 为末,白汤调化,食后服,并将干药末搽齿根。 目录 《冯氏锦囊秘录》芎黄散 《卫济宝书》芎黄散 《普济方》芎黄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也,是故娶妻避其同姓”是一脉相承的,说明我们的先民在周代就已经提出了近亲不能结婚的科学主张。而大家所熟知的“秦医缓和”的故事正是《左传·成公十年》医缓为晋景公治病和《左传·昭公元年》医和为晋平公治病的病案记载。再如《吕氏春秋·至忠》有文挚用...
...的提高,都是有利的。至于地方医政,除梁有“郡县属吏亦有医职”之记载外,其他不知其详。(二)官颁医书南北朝时的官颁医书,有刘宋时《宋建平王典术》120卷,北魏时李修《药方》110卷,王显《药方》35卷,均为临床方书,反映出当时临证医学的进步。...
...《诸病源候论》记载了用羊治甲状腺肿,蟾酥治创伤,羚羊角治中风。《千金方》首用猪肝治夜盲症。“以脏补脏”的原则也就产生了。总之,当时食疗已被医家们充分重视,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就强调“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生之奇法,极...
...隋代时巢元方等撰著的《诸病源候论》关于眼病的保健则有“专候”的论述。 “目暗不明候”中说:黎明鸡叫时用手互相摩擦使热,用以熨眼,如此三次,然后手指按眼,可使两眼有神,眼明亮、不生病痛。 又说:躺下,引气三次,用手抓后项旁的筋脉五次,可使人...
...的提高,都是有利的。至于地方医政,除梁有“郡县属吏亦有医职”之记载外,其他不知其详。(二)官颁医书南北朝时的官颁医书,有刘宋时《宋建平王典术》120卷,北魏时李修《药方》110卷,王显《药方》35卷,均为临床方书,反映出当时临证医学的进步。...
...一部时间跨度很大的中医各家学说的总汇或论文汇编。 《黄帝内经》是记载针灸经络理论的最早经典,其中所记载的针灸内容反映的应是战国至西汉针灸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水平。战国时期呈现出“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对针灸理论的形成极具影响力。另外,西汉...
...结果病人非亡即残。所以他在选录方剂时,多选录“率多易得方药”。葛洪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传染病有突出的研究,如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天花的记录。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一种叫“尸注”的病,这种病极具传染性,常常造成全家人的死亡,其实就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