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散。如其邪不解,见气分、营分或血分证候,参照卫气营血辨证法治疗。本病虽属新感,但与正气虚弱,肾经不足有关(见《伤寒绪论·冬温》)。亦有因冬令不能闭藏,其气反泄于外者,则宜补药中兼用解表药(见《丹溪心法附余·瘟疫》)。参见温病条。...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
...关键词:《伤寒论》一书是否经过王叔和的编次整理,仍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权威性的教科书和医史书上对此不宜过分肯定。学术论坛应给这一问题的讨论留下余地。 参考文献 [1]邓曼.中医杂志1995;1(3):5. [2]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
...伤寒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作者融会诸家学说,以串解的形式为主,阐明其个人研读《伤寒论》的心得,冀使读者对《伤寒论》诸篇均有一个纲领性认识。原书缺漏不全,后经其侄陈道着补订刊行。现有十几种清末刻本,几种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伤寒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作者融会诸家学说,以串解的形式为主,阐明其个人研读《伤寒论》的心得,冀使读者对《伤寒论》诸篇均有一个纲领性认识。原书缺漏不全,后经其侄陈道着补订刊行。现有十几种清末刻本,几种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发越之势,脐、腹症状去术因为术不治下焦。《伤寒论》中第159条可参。如果利多,即使有吐,也不去术。渴饮出现在理中汤证中,病机当为脾虚不能化生津液,水停津液不能上呈。如果用炒白术,当为治本之谋,此处未言炒,生用或许更当,后面尚有便干溲多加白术...
...《伤寒》所列六经,与《素·热病论》不同。热病论根据气行之脉络言,故所着症,与《灵·经脉篇》义合。《伤寒论》根据邪入之次序言,故所着症,与《灵·经脉篇》义不合。经脉三阳经皆有头痛,阳明始有恶寒,而仲景乃皆入之太阳,更以胃实为正阳明;经脉嗜卧...
...主要依据,而症状须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伤寒论》热入血室共四条,所见症状亦各不同。关于谵语一症,考《伤寒论》中热入血室证,除216条(属阳明病)有谵语外,第143,144,145三条为少阳病,其中144条无谵语。是故可以推论热入血室一证不以...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原方名,'白虎加桂枝汤'。(2)其方下自注云:一剂知、二剂巳,今本《金柜·虐病脉证并治第四)白虎加桂枝汤下无此注。秋燥条辨第十一秋燥日久不解,误补邪留,消烁肺金,咳痰浓浊,甚唾脓血,胸间版痛,此肺萎也。宜用苇茎汤加瓜蒌、...
...盖冬时疾风及非时寒风,其来无渐,非关触冒,故云中。又以其彼来而我始冒之,故云中,又可云伤。又以此风起毫毛发腠理,入袭于卫而自汗,不能循经而传,故论文特起传经例于伤寒条后,而中风条不之及。欲知传经与否之义,但取《伤寒论》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