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陈伯坛撰。初版于1930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及《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
...伤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陈伯坛撰。初版于1930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及《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
...□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 如果情绪不好,会影响肝的疏泄,进而影响脾胃和气血,逍遥丸拆解了“肝郁—脾虚—血虚—肝郁”的恶性循环,所以现在也用得很多。 逍遥丸是古代名方,现在用得也很多。那么,逍遥丸里面到底有哪些道理呢? 逍遥丸...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射干麻黄汤组成:射干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约合现代的25克),半夏半升(...
...,便能得到整个成功的基础。一难经曰:伤寒有五,一曰中风,二曰伤寒,三曰温病,四曰湿温,五曰热病。伤寒有五的伤寒二字,乃外感的统称。二曰伤寒的伤寒二字,才是伤寒麻黄汤证的伤寒。仲圣伤寒论三字的意义,乃外感论意的义。此点要记明白。...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
...《伤寒括要》麻黄汤麻黄桂枝 甘草 杏仁主太阳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痛.恶寒.无汗而喘. 本草云.轻可去实.麻黄是也枝所能独散.所以为臣.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辛苦.甘草甘平.杏仁甘苦.用以为佐.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也.且...
...麻黄汤类6方,葛根汤类3方,柴胡汤类6方,栀子汤类7方,承气汤类12方,泻心汤类11方,白虎汤类3方,五苓散类4方,四逆汤类11方,理中汤类9方,杂类22方。《金匮要略》中方剂较《伤寒论》更为丰富,如其分痰饮为四种: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之说,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遵照王叔和旧制对《伤寒论》之编次不作任何改动。全书注解比较详明,能够阐析仲景辨证论治之理,立法处方之趣,对后世伤寒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也偶有随文训释、自相矛盾之处。当前的成注本有明·汪济川校刊本及《医统正脉》...
...之说,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遵照王叔和旧制对《伤寒论》之编次不作任何改动。全书注解比较详明,能够阐析仲景辨证论治之理,立法处方之趣,对后世伤寒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也偶有随文训释、自相矛盾之处。当前的成注本有明·汪济川校刊本及《医统正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