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阳浮而阴弱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伤寒论第12条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条文中的这句阳浮而阴弱,多有医家都认为是指脉象的。笔者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610.html

风寒外感亦可战汗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战汗一词首见于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但书中未加详述。直至晚清温病学家叶天士在舟中对其学生顾景文口述外感温热篇,将战汗作为正气达邪外出之自愈机制后,战汗一词始为杏林常用之语,医家每多采用。然何谓战汗?即是于外感热病之某一阶段...

http://qihuangzhishu.com/144/24.htm

重视房室养生中的七损八益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里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这说明掌握和理解七损八益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医书养生方天下至道谈也谈到了人的性与性功能保养的问题,其中,天下至道谈中的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64.html

感症小议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温病亦有热入血室伤寒论有热入血室一证,而温病学中,同样颇多论述,如临证指南温热经纬温病条辨均有明文。何为热入血室?所谓热入血室,就是妇人月经期间,正遇外感,邪热与血互相搏结所造成的病变。由于病体有强弱,...

http://zhongyibaodian.com/zoumengchengsanshinianlinzhengjingyanji/1044-8-1.html

从多角度诠释经典——对伤寒论第279条的学习思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对于此条所述之证,有人认为是太阳病,但有人认为是太阴病,到底应该是哪个对呢? 从太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815.html

传经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传经过程结束。外感病的发展演变,有一定的顺序,六经顺传过程是: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病邪传变到厥阴经时传变过程结束称传经尽。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67/798.htm

长沙药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物学著作。四卷。清·黄元御撰。刊于1753年。作者选出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的244个医方所用药物159种(目录末记为161种)加以阐解。以药名为纲,结合原书中的方药证治,论述各药药性、功用、主治及用法。书名冠以长沙...

http://qihuangzhishu.com/167/328.htm

长沙药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物学著作。四卷。清·黄元御撰。刊于1753年。作者选出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的244个医方所用药物159种(目录末记为161种)加以阐解。以药名为纲,结合原书中的方药证治,论述各药药性、功用、主治及用法。书名冠以长沙...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76.htm

明六经,识方证,人人可入仲景门——伤寒论学习体悟_【中医宝典】

...学习中医,必须要学好伤寒论,用好经方,人人可以成为仲景的入室弟子。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04.html

伤寒论脉学初探_【中医宝典】

...伤寒论说: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216)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6.html

共找到583,9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