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康平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44.htm

古本康平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58.htm

大小肠脉部位辨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正是大肠与小肠。仲景伤寒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主证为燥屎内结,法用攻下。据证据法,皆是肠病肠治,而非胃病胃治也。书明言有燥屎在胃,实为有燥屎在肠,此属常识,已不须辨之矣。综上所述,大肠在右关,小肠定于左关,自...

http://qihuangzhishu.com/144/13.htm

寿小云:中医脉解读身心奥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信息和心理信息综合分析,针对病人心理障碍和症状,以心理疏导配合药物治疗,常常使临床疗效大大提高。 寿小云说,这种被称为脉象读心术心理脉,从历史上看并不神秘。黄帝内经就揭示了人体心理情感和脉象关系,指出人体惊恐、恚恨、劳心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452.html

扫清认识经典障碍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不会怀疑这样一个内证实验。所以,张仲景在伤寒论序言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来结尾。张仲景这里方术,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指内证,这一点是有史可查。我们可以查阅汉书后汉书方术列传,就可以知道,方术在很大程度上是谈内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4.htm

伤寒论本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章氏推崇叶天士,每用其医理阐释伤寒论要旨。并博采众说辨别义理,证其讹谬,以期合乎意旨(见自序)故以本旨为书名。本书另取顾景文所整理温证论治加以注释,作为外感温病治法;又注释了湿热条辨(旧题薛雪撰)作为暑病治法,以补充...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32.htm

伤寒论本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章氏推崇叶天士,每用其医理阐释伤寒论要旨。并博采众说辨别义理,证其讹谬,以期合乎意旨(见自序)故以本旨为书名。本书另取顾景文所整理温证论治加以注释,作为外感温病治法;又注释了湿热条辨(旧题薛雪撰)作为暑病治法,以补充...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2.htm

认识中医所说两字意义_中医之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字即空气,蕴含风暑湿燥寒火,运作五脏六腑,偏胜、偏虚失调产生病变对身体伤害以表证、里证区别治疗,是为感冒所生之证,伤寒论皆以言,皆未使经络之运作停止,皆从表解——发汗、解肌即得痊愈。若身体虚弱,表证风暑寒湿燥火之邪,侵入经络...

http://qihuangzhishu.com/127/58.htm

秦汉时期临床各科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对虚劳、肺痈、痰饮等辨证论治均有了比较系统阐述病例。淳于意治百病方、张仲景金匮要略等是这一时期与内科杂病有关重要医学文献,尤其后者对内科杂病理论认识与诊治技术都达到了很高水平,成为中国传统医学在内科杂病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4.html

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甲乙下有字;均作。掌中热者,肠热;掌中寒者,腹中寒。掌中冷热,主大、小腹冷热。平按:灵枢甲乙。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有寒。青脉主寒,故胃寒。平按:鱼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6-3.html

共找到1,103,2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