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岁取平生已试之方。并记其事。实以为本事方。取本事诗之例以名之云云。即指此书。然考独醒杂志。叔微虽有梦见神人事。而学医则在其前。不知国祯何本也。叔微于延医之术。最为精诣。故姚宽西汉丛语。称许叔微精于医。载其论肺虫上行一条。以为微论。其书属词...
...文字,是中国被翻译成外文最多、影响最大的古代科学巨著。 张景岳:名介宾,字惠卿,号景乐,别号通一子(公元1563-1640年),山阴绍兴(今浙江绍兴)人,著有《类经》,认为"医易(经)同源",是首位研究医与《易经》关系的人。 吴有性:字又可...
...至尚药奉御。〔亡名氏延年秘录〕旧唐志十二卷(崇文总目。作十卷。) 佚〔崔氏(知悌)纂要方〕(新唐志。作崔行功。)旧唐志十卷 佚按是书。旧新唐志所记崔氏名不同。今据外台秘要方所引考之。若灸骨蒸法图。注曰。崔氏别录骨蒸灸方图。并序。中书侍郎崔知...
...之不善。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噫。后之集方书者。尚慎之哉。(读医说)四库全书提要曰。苏沈良方八卷。宋沈括所集方书。而后人又以苏轼之说附之者也。考宋史艺文志。有括灵苑方二十卷。良方十卷。而别出苏沈良方十五卷。注云。沈括苏轼所着。陈振孙书录解题...
...〔喻氏(昌)寓意草〕六卷(四库全书提要作一卷)存自序曰。闻之医者意也。一病当前。先以意为运量。后乃经之以法。纬之以方。内经所谓微妙在意者。是也。医孰无意。而浅深繇是。枘凿繇是。径庭繇是。而病机之安危倚伏。莫不繇是。意之凝释。剖判荒茫。顾不...
...之长沙医工郑愈。〔五关贯真珠囊〕佚刘 曰。不载所作之人。得之长沙医工毛彬。〔卢氏(昶)医镜〕佚〔史氏(堪)指南方〕宋志二卷 存陈振孙曰。指南方三卷。蜀人史堪载之撰。凡三十一门。各有论。王 曰。史载之指南方。严州公库有版。(百一选方)鲁应龙曰...
...重刊而行之。俾学人获睹完□。以惠天下后世。则子和为不死矣。岁在单阏阳月晦日。颐斋引。金史本传曰。张从正。字子和。睢州考城人。精于医。贯穿素难之学。其法宗刘守真。用药多寒凉。然起疾救死多取效。古医书有汗下吐法。亦有不当汗者。汗之则死。不当下者...
...《神医普救方》、《开宝新详定本草》等大型医书,并成立了校正医书局,校订出版了《素问》、《甲乙经》等九部著名医籍。南宋在杭州建都后,使得医学书籍的整理刊行中心开始移到浙江一带。当时除了皇家官办的校正医书局外,还出现了大批的私家刻书坊,医学书籍...
...藏经也。予性拙于用。复授次子思。因以志其实。甲寅秋九月序。陈振孙曰。中藏经一卷。汉谯郡华佗元化撰。其序称灵洞主少室山邓处中。自言为华先生外孙。莫可考也。楼钥跋曰。余少读华佗传。骇其医之林奇。而惜其书之火于狱。使之尚存。若刳腹断臂之妙。又非纸...
...中阳老人。生元盛时。年未四十。弃官归隐虞山之下。慕丹术。尤邃于医。年余九十而卒。又谓见吴思庵跋。乃考之元史。无其传。敏德吴公思庵集。无其跋。盖薄荣愿慕高蹈之流。而国史家集。偶遗之也。所着之书。凡数种。此特其一。且长于绘事。钱氏所藏虞山图。乃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