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医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方士二人,立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似乎周代曾以方士主持军中的医药。 《墨子·迎敌祠篇》:举巫医,卜有所,长具药,宫养之,及有方技者,若工第之。孙诒让在《墨子间诂》,对长具药的解释是之长掌具药备用。从以上记载,可见最早...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22.html

中医药进一步推向世界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目前在中国的海外留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最多的是中医中药学专业。不少国家亦希望与中国合作发展中医药产业,中医药诊所目前遍布世界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7月,中国首次在英国成功举办了英国中医药周,并于同年11月在北京举行了由世界卫生组织首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90.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创新医药的积极性,给医学的发展带来危害。 道教源于我国民间,东晋和南北朝时期道教教义理论和宗教组织迅速发展,形成一派很有影响的宗教势力,其根本教义在于追求长生不老,还宣扬谶纬之说和清静虚无等观点。这些宗教迷信和无所作为的思想,无疑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5.html

中国医生基本就等于_【中医宝典】

...循证而已。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医生基本还处在传统医学的层次,也可说基本就等于。循证医学的精髓,简言之,一切医疗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current best evidence)之上(当然同时也强调医者的经验和患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54.html

中外医药交流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外台秘要》则曰:身者,四大所成也。地水风火,阴阳气候,以成人身八尺之体,骨肉肌肤,块然而处,上地大也……(王焘《外台秘要》,卷21,P562,人民卫生出版社,1655),除理论外,医方、法也有传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记载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7.html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韩婴,曾任文帝时博士,约生活于公元前二世纪,他在《韩诗外传》卷10写道:蔗子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跗,俞跗之为也,榒木为脑。芷草为躯,吹窍定脑,死者更生。史学家司马迁(约公元前135~?)在《史记·扁鹊仑公列传》指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01.html

近代医学发展与动物实验的关系_《实验动物科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当时医学发展只能靠师承口授,在这个阶段,人类为医学发展是付出了代价的,有一些人在治疗过程因中毒而死亡。随着人类文化发达就要求系统地辩认哪些动植物可以用来治疗病,哪些是有毒的,于是我国就出现了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从...

http://qihuangzhishu.com/954/10.htm

名医-罗天益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之所以为本者的学术主张。在治疗十分强调温补脾胃,钩玄东垣针法之精华,处方着重于中脘、气海、足三里三穴,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以灸治获效。 罗天益生活于金末元初,他的学术思想遥承于洁古,授受于东垣,又突出脏腑辨证、脾胃理论、药性药理的运用的易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55.html

药物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石英、紫石英之属。这项药物分类方法和现代药物学的分类方法颇为相似,(一说十利的分类方法是北齐徐之才所创)对临床上起了直接指导作用,故为后世医家所乐于采用。 (四)药物炮制制剂理论的发展 甄权所著《药性论》,补充了许多有关药物炮制制剂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21.html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疔疮、痈疽、痔瘘、兽蛇咬伤等疾病的病因病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在40多种皮肤病的记载,对某些皮肤病病因的认识已显示出相当的科学水平,如在头生疮,有虫,白痂甚痒,是指发癣;湿疥者,小疮皮薄,常有汁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瘸虫...

http://qihuangzhishu.com/80/2.htm

共找到512,6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