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咏红梅花得字》类型:四季 抒情原文如下: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http://wenxue360.com/mingju/3139.html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酒。全诗赏析

...出自:北宋诗人毛滂的《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原文如下: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赏析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在井悬酒,晓寒侵人...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1533.html

秋季保健需防贼风_【中医宝典】

...常用多事之秋来比喻秋天多变的天气,这恐怕就是贼风的罪过。预防贼风侵袭,一方面平时注意穿衣、盖被,不要因为白天较热就减衣;另一方面,也不要过早地穿上棉衣,,即,也会对秋季的贼风增加抵御力。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180.html

冬天健身又防病_【中医宝典】

...,加强了心肌功能,同时使外周血管反复收缩的程度逐渐减弱、舒张反应加快,因而冻疮发病率可明显降低。最后,在冷习服的过程中,耗氧量增加、基础代谢率提高,高水平的产热功能可持续几个月之久。 冷习服的方法很多,例如,用凉水洗脸或擦身,从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839.html

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系指冬时耳之冻疮。出《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多因肌肤素虚软之人,于冬季触冒风寒,为寒风冷气所袭,使耳部冻伤者。证见初发两耳红赤痒痛,或刺痒难忍,久则溃烂成疮。因寒冷之气候所伤,故称之为耳。治参冻疮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664.htm

女性春季腰部_女性养生_【中医宝典】

...立春之后的气候渐渐转暖,但背心马甲、护膝等保暖装备暂时还不能压箱底,春捂才是保养之道。对于女性来说,春捂则特别要注意腰腹保暖。 虽说立春过后气候逐渐转暖,但气温还是比较低,早晚温差较大。体质较弱的人如果把衣服减得太快,很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nvxingbaojian/a908.html

小儿烂疮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曰小儿肌肉柔脆,外邪易侵,故风寒搏于肌肉,凝于气血。则致皴裂,久而生疮。或痒或痛,其状 肿,破出脓汁,多在两耳,或手足间,故谓之烂疮。治小儿冻疮,蜀椒汤方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 盐(各二两)上二味,以清酒五升,煎至二升,数数蘸之,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22/1442.htm

白露养生护阳养阴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一些身体部位如头、脚、肚脐等应被排除在之外。中医学有头为诸阳之汇之说,就是说人体手、足的阳经都在头部会聚,如果头部被冻住了,体内阳气便容易走散。同时中医还认为,邪是一种阴邪,最易伤人阳气。身上衣服穿得再厚,要是不戴帽子,就像...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42.html

秋季养生三要素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秋季,指从立秋到立冬这段时间,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6个节气。秋季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天气由热转凉,气候干燥多风。 秋季养生,以防秋燥适当防乱补为要点。 秋高气爽防 秋季是由热转凉,阳消阴长...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01.html

寒——风掣红旗不翻_【中医宝典】

...□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有这么几句: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不翻。雪来了,将军的兽角弓坚硬得拉不开,铁铠甲冻得没有办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989.html

共找到382,2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