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
...内容是:甘草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相畏为中药七情之一,内容之前已备述。但从宋代开始,一些医药著作中,出现畏、恶、反名称使用混乱的状况,与《本经》“相畏”的原义...
...海”字辈兄弟,如海零、海棠、海桐皮等。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从域外吸收而进入中药大家庭的就更多了。按时间先后而言,先引进的称“番”或“舶”,后引进的称“洋”,如番泻叶、舶乳香、洋姜、洋参等。 中药经过加工制作,一般有丸、汤、散、膏、丹...
...立秋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
...江南古城——会稽(今绍兴市),为古越之都城。此地《禹贡》称其隶杨州之域,少康封其庶子无馀“于越”以奉禹祀,始以“越”称;秦并天下,改为会稽郡。唐以后,则称越州。宋绍兴初,高宗南渡,扈跸龙山,命升州为府,而冠以年号,此“绍兴府”之所由来。 ...
...2007年11月19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勘误“银密片”药品标准有关内容的函》(国药典中发〔2007〕323号)。 “银密片”系收载于原部颁9册的品种,标准编号为WS3-B-1834-94。据相关单位反映,其标准有关内容有误,经...
...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様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 立春 ⇒ 启蛰 ⇒ 雨水 ⇒ 春分 ⇒ 谷雨...
...云南白药”、“片仔癀”等著名中成药都是在这三次“技术革命”中涌现的。 据中国民间医药协会所做的“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各类民间中医医疗机构约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15%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组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
...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