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健笔意纵横——张介宾理论著述_【中医宝典】

...学术见解亦多所指摘。章楠在其《门棒喝》卷三《论张景岳》一文中,认为张氏功过相半虽有发明之处,不过《内经》一节之旨,其阴悖《经》义者实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指出其于医术不为无功同时,亦言其有所偏。至于沿其说者,不察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83.html

初具体系医学理论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变化。战国时期五行学说另一个进展是明确了五行主时和五行方位理论。 阴阳概念在医学中应用较早。六气病因论即有阴气和阳气。《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扁鹊及虢中庶子之言中提到了阳缓而阴急(《史记》卷一百五,中华书局,1959)。...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99.html

奴隶社会(3)医学理论萌芽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致病重要原因,这是后世形成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源基础。同时,和还强调了情欲不节是致病内在因素。 养生理论起源 远古时期人们自发地进行了一些卫生保健活动,这可以说是人类为了长寿而进行最初实践。当时流传一些关于寿星...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63.html

孔雀故鄉有醫_【中医宝典】

...孔雀之鄉——云南西雙版納,被稱為天然動植物王國。在這儿,世代居住著一個勤勞勇敢民族——傣族。 傣族人民在長期与疾病斗爭中,逐漸積累了他們獨特醫療經驗。傣族醫學認為,維持人体生命活動基本物質是四大生机,即土、水、火、气。任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18.html

医学史理论研究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言人之所未言,知人之所未知,启示当今,预测未来,这就是‘史识’。 史学,是指史知识、史学理论。《隋书·经籍志》说: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记,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尽管这样要求标准不甚完备,但其中通...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1.html

天人合一思想产生实践基础_【中医宝典】

...变为西药存药老调重弹。当然杨振宁、余云岫二人亦有不同之处,余云岫要废止中医,是认为中医为当时医药卫生之障碍,这种不合实际论点,当时遭到全国中医药界和有识之士坚决反对。今天杨振宁先生重提抛弃中医理论,是认为其直接沿袭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76.html

独特医学理论_【中医宝典】

...将血管系统疾病称为黑脉病,将神经系统疾病称为白脉病。 藏医认为: 赤巴培根这三种因素是构成人体物质基础,同时又是进行生命活动不能缺少能量和基础。它们之间如果保持平衡和协调状态,则人体就是健康,一旦它们之间任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82.html

概览-艾尔康学说_民族中医维_【中医宝典】

...、赛艾提学说、买热致学说等。 艾尔康学说即四大物质学说。艾尔康系指自然界火(太阳)、气(空气,风)、水、土种基本物质。艾尔康又称托提都、阿那斯日艾尔巴,汉译为四大物质、要素。托提都一词,在公元前4世纪维古籍《哈孜...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20.html

第十章第一节理论基础_【中医宝典】

...壮医以三气(大、地、人三气)同步为理沦基础,以"三道(谷道、气道、水道)"、"两路(龙路、火路)"学说为理论核心,强调"毒气"学说。 中医以阴阳五行(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学说为理论基础(用阴阳学说阐明人体结构、生理、病理及指导临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48.html

脉先兆理论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病能在气口及时反映出来,故《素问·经脉别论》曰: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此即寸口脉先兆理论基础。(二)三部诊法在《内经》《灵枢·禁服篇》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及《素问·三部九候》基础上,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出人迎、寸口、趺...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28.htm

共找到961,4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