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加干姜半夏汤方_《伤寒杂病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 (劈)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升,去滓,再煎取三升,分温三服。太阴病,渴欲饮水,饮水即吐者,此为水在膈上,宜半夏茯苓。...

http://qihuangzhishu.com/103/249.htm

甘麦大枣推论意义_《圆运动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交子乃罢。脉沉迟之至,月经六个月不来。服附子干姜肉桂苁蓉巴戟故纸五味黄芪党参白术红枣炙甘草重剂,三剂乃愈。是阴寒也。阴盛气降,故交午病作。此悲哭不属于脏燥者。本身阴阳随大气阴阳而病发也。甘麦大枣,补中气润脏燥之药。又有一种怪病,病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683.htm

黄芪苦酒方(汗)_百病药酒_【中医宝典】

...、黄汗等。 治疗汗药酒较少,这里选录黄芪苦酒方是治疗黄汗药酒方。 (《普济方》) 【配方】黄芪五两,芍药(醋炒),桂(去皮)各三两。 【制法】上如麻豆,每服钱匕,苦酒一盏半,煎至七分。一方用苦酒之合,水一盏半,同煎。 【主治】黄汗...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u/a14318.html

黄耆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加牛膝。筋软加木瓜。骨软加虎骨。元气虚加人参。阳气虚加附子。在临证者消息之。久久服之,无不应也。如外风邪盛,则又当从羌活愈风,补而散之可也。 目录 《医宗金鉴》黄耆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宗金鉴》黄耆 风痱身无痛,...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huangqiwuwutang-2.html

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本位意义_《圆运动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上吐下泻头疼 动无力不渴中气虚土气湿寒补中燥湿温寒微小虚大治中土不运法麦门冬汤火逆咳嗽咽喉不利上气中气虚肺气燥逆补中润肺降肺降胃虚涩肺经金气不降法,小建中虚劳,里急腹中虚,衄,手足心烦()咽干口燥,梦中失精四肢疼痛中虚胆逆,土木两枯,相火外泄...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75.htm

小陷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圆运动古中医学》三小陷胸汤黄连 半夏 栝蒌实痰实有寒热之分。白散所为寒痰。此方所治为热痰。黄连、半夏、栝蒌清扫热痰也。此方应移下文痞后。 目录 《圆运动古中医学》三小陷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圆运动古中医学》三...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anwuxiaoxianxiongtang.html

夏仲方_经验:治疗肾炎一得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腹泻清水而心下痛者也可用。六、大柴胡(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本方对于浆膜腔积水时最适宜。以上六方用治尿毒症,其中通脉四逆汤、真武汤、吴茱萸汤三方虚证;四逆散、大承气汤、大柴胡汤三方实证。六方作用,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iazhongfang/510-2-2.html

薯蓣丸本位意义_《圆运动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薯蓣丸 即山药 麦冬 当归 阿胶 地黄 炙甘草 党参 白朮 茯苓 白敛 豆黄卷 各二两 防风 杏仁 神曲 桔梗 干姜 各钱 大枣 熬膏三两 蜜为丸,每服三钱,日二服。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脉象弦涩小数者。此概括虚劳病之法也。此方所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656.htm

黄芪建中_《临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软而不痛,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无力。脉症分析,属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肝木乘土,升降失调。当温补脾胃,和肝缓急。拟黄芪建中汤治之:黄芪30g 桂枝10g 白芍20g 炙草6g 生姜6片红枣5枚饴糖30g 三剂二诊:药后思食,惟食后心下...

http://qihuangzhishu.com/115/49.htm

大承气汤本位意义_《圆运动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大黄 四钱 枳实 芒硝 各二钱 厚朴 八钱治阳明病,胃家实、日暮潮热、六七日不大便、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痛拒按、脉大而实。此阳明腑病,肠胃燥结实之法也。承气者,承中气也。中气左旋化阳,右转化阴,阴阳平均,中气乃。阴进则阳退,阳盛...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83.htm

共找到1,019,9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