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黄元御编撰。刊于1754年。作者学验俱半,能发《内经》《难经》之理,兼采诸家学说逐篇诠释《金匮要略》原文,并详述四诊九候之法。黄氏认为《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11.htm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著书立说也基本在此二家基础上进行。若周扬俊、张璐、吴仪洛、程应旄、沈明宗、陈知等等。另一派医家则认为即便是方、喻二家也未能尽复仲景原貌,因而他们重订工作往往另辟蹊径而不循方喻。如黄元御撰《伤寒悬解》,钱潢撰《伤寒溯源集》,主张维护旧有编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8.htm

中医藏象学说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藏象学说研究对象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以及精、、血、津液、神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脏腑是内脏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三类: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即脑、髓、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5026.html

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胜(旺盛),由此引起自然和社会现象变化。战国时期五行学说另一个进展是明确了五行主时和五行方位理论。阴阳概念在医学中应用较早。医和病因论即有阴气和阳气。《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扁鹊及虢中庶子之言中提到了“阳缓而阴急”(《史记》...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2.htm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重要思维方法,在中医理论建构和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体五脏系统建立、天人相应阐释、五脏生理联系认识、疾病发生和病机传变辨析、诊法辨证的确立以及治则治法确定,都与五行学说有着直接联系。 (一)说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37.html

叶桂奇经八脉论与现代经络联系_【中医宝典】

...于清·康熙年~乾隆十一年(1667~1746年),是清代中期著名温病学家。他在汲取前人经验基础上,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套较完整辨证论治方法,发展了刘河间理论,并提出了新的学术见解,相继发展了脾胃学说、中风学说、奇经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1.html

阴阳五行学说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cGAP含量明显增高,cAMP/cGAP比值明显降低。1980年陈奇在江西中医药杂志上发表“cAMP、cGAP与中医阴阳学说文章。随后在各类证候如阴阳虚证,气血虚证,寒热证等开展了与cAMP/cGAP变化相关研究。在对临床辨证为阴虚、阳虚...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4.htm

金寿山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标本、辨主次、辨进退、测预后。五、刘河间成就卓越,但其学说带有局限性:金氏认为河间学说是进步学说,河间着重五运,但他所论运气与一般所讲运气学说内容有所不同,河间只承认有小运,有主气,论及为病,但举五脏六腑之应六气,与统岁加临全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jinshoushan/497-2-1.html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_【中医宝典】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2.html

经络学说临床应用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经络学说不仅可以说明人体生理功能,在临床上也常用于阐释疾病病理变化,同时对于指导疾病诊断与治疗,也有极为重要价值。 (一)阐释病理变化 在生理情况下,经络有通行气血、感应传导及联络脏腑组织等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时,经络也就成为病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4.html

共找到950,6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