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学者的一项研究显示,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预测经静脉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的急性卒中病人病情恶化方面是有用的。病情恶化定义为NIHSS评分4或以上,长期转归差定义为在3个月时改良Rankin≥2。(Stroke 2007...
...应必须首先确定原发的心血管疾病的性质、种类及程度,然后根据精神症状的性质、特征以及发展变化规律,确定与心脏病的关系后,方能成立诊断。应注意排除其他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直接的负担,收缩压增高是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绝经后妇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较绝经前妇女增加。我国1988~1992年60岁以上老年人死因的调查发现,脑血管疾病占首位,而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男性脑血管疾病...
...甘油三酯血症的糖尿病妇女行冠脉搭桥手术预后不良 帮老人走出糖尿病防治误区 泵的安装与使用 别让糖尿病击垮自己 病人什么时间注射胰岛素最为适宜? 捕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 捕捉糖尿病信号 不同抗精神病药对糖尿病的产生无显著性差异 餐后血糖预测心血管疾病...
...上述说明,超早期阶段是疾病潜证产生的土壤,潜证是疾病在发作前的早期阶段,先兆症是根源于潜证的早发信号,报标症是先兆信号中的首见症。疾病发作后的阶段为显证,疾病转化的征兆为变兆,恶化的信号为凶兆,掌握住这些早期先兆的规律是疾病预测的核心。总之...
...只有19%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被医生测量过腰围。 比较体重指数BMI,腰围测量被肯定为一个更好的风险预测指标,一个简单而且实际的方法来识别患者有发展成为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危险存在。我国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男性超过90厘米就意味着有较高危险;...
...意义。一台机器,如果超负荷就会亮红灯,人体也不例外,一旦有疾病潜在,就会发出信号。人体本身具有这样的“报警装置”,只不过人们没有掌握住报警的规律而已。探索疾病预测规律,其价值不亚于地震预测,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中华民族的保健事业...
...后微小残留病变的监测。然而,此类研究大多采用的是定性RT-PCR,解释得出的结果是相矛盾的。” Olaverria 等采用定量RT-PCR方法证实了这种方法具有判断预后的价值,BCR-ABL癌基因的残留病灶与患者预后有关。 研究显示RT-...
...有效,3 - 5天血糖下降明显。中效降糖药如达美康,约7天血糖下降。短效降糖药如诺和龙、美吡达、迪沙片、糖适平等虽然可降低每餐饭后血糖,但总体血糖下降尚需3天左右。拜糖平、倍欣是抑制和延缓糖吸收的,可降低餐后血糖,但由于饮食控制严宽不同,...
...中秋节,高热量的各式月饼,加上过节的丰富菜肴,对糖尿病人是一次挑战和考验。 每年中秋过后,不少糖尿病患者血糖骤然升高,都是忍不住口多吃了月饼等高脂高热能食物的缘故。所以中秋前后,若家中有糖尿病患者,有必要先在饮食方面作适当调配,食材上多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