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简称合胞病毒,也属副粘病毒科)是引起小儿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可引起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在北京,48%的病毒性肺炎和58%的毛细支气管炎系由合胞病毒引起(1980~1984);在广州,小儿肺炎及毛细...
...Viropexis),由于细胞膜内陷整个病毒被吞饮入胞内形成囊泡。胞饮是病毒穿入的常见方式,也是哺乳动物细胞本身具有一种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和激素的方式。当病毒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膜的特殊区域与病毒病毒一起内陷形成膜性囊泡,此时病毒在胞浆中仍被胞膜覆盖...
...为止。 “这些人患病像1型糖尿病患者一样剧烈,我们正在寻找可能的解释,”他说道。“我们认为这种病毒可能把2型糖尿病转变成一种非典型形式。”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疾病形式之一,与和缺乏活动密切相关,该病患者正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增加。1型糖尿病是一...
...感染、破坏癌细胞,但收效甚微。至今最先进的肿瘤增殖腺病毒ONYX-015是一种改造的腺病毒,中国已于2005年用它治疗头颈癌。宾夕法尼亚费城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的医疗肿瘤学家路易斯?维纳说,痘苗病毒可能比ONYX-015更加先进,它的抗肿瘤...
...问世之后还必须经过一系列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最终定型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上海科学家提出研制方案 “非典”疫苗有望近期推出 上海科学家终于认清了“非典”这一“杀手”的“体貌特征”,找到了2小时快速诊断方法,更令人振奋的是,疫苗、药物也有望在近期...
...)发病机制 合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2~8天(多为4~6天)。合胞病毒肺炎的典型所见是单核细胞的间质浸润。主要表现为肺泡间隔增宽和以单核细胞为主的间质渗出,其中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此外肺泡腔充满水肿液,并可见肺透明膜形成。在一些...
...体内播散的机会。有研究发现患者的角膜、玻璃体和视网膜内均有病毒存在,但仅在视网膜可引起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棉絮斑,此是由于缺血所致。引起缺血的原因可能与病毒直接感染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或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有关。 CD4 细胞的数量基本上反映了...
...1974年Golafield 首先报告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Choc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本病毒基因克隆,并命名本病及其病毒为丙型肝炎(HepatitisC)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由于HCV基因组在结构和表型特征上与人黄病毒...
...认为这些长期无症状生存者和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性工作者体内可能存在着抵抗病毒的物质。如果能找到这种物质及其发生规律,人类将可能找到抵御艾滋病的方法。 ...
...休克。腺病毒肺炎约半数以上病例尚有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般认为可能与腺病毒在肠道内繁殖有关。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约2/3病例有一过性高热,阵发性连声剧咳、呼吸喘憋症状明显。皮肤偶可发现红色斑疹,肺部可闻及较多湿啰音和哮鸣音,亦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