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准绳·类方》大内伤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准绳·类方》:大内伤丸【处方】白术(黄土炒)6钱,枳壳(麸炒)6钱,黄芩(酒炒)6钱,厚朴(姜汁炒)5钱,香附(童便炒)5钱,苍术(米泔水洗,葱汁炒)5钱,草果(炒)5钱,木瓜5钱...
...卷二十五)又方黄连(一升金色者) 陈米(五合)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外台》卷二十五)蜀沙门传水痢方。以诃黎勒三颗,面裹炮赤去面,取诃黎勒皮捣末,饭和为丸,米饭空腹下三七丸、已百人见效。(《证类本草》卷十四)治杂下,乌梅丸方...
...综合性医书。六卷。明·王纶撰,薛己注。刊于1549年。此书系王氏医学杂着。前三卷医论部分,论述内科杂病以及妇产科、眼耳、鼻、齿等病证治。其中也分析了李杲、朱震亨治法及方论。末附元·滑寿《诊家枢要》;卷四风症;卷五小儿诸证及用药法;卷六附方。...
...口盖骨人体结构名。指腭骨的水平部,构成硬腭的后四分之一。左右共二块。口淡证名。口内淡而无味。《世医得效方》卷十七,“虚则口淡”。《医学正传·口病》:“有口淡者,知胃热也。”《景岳全书·杂证谟》认为凡大劳大泻大汗大病之后,皆能令人口淡无味,并非...
...医案著作。六卷。清·吴箎撰。刊于1836年。本书将医案归纳为中风、咳嗽等37门,以内伤杂病为主,兼及妇科、儿科。每门后并附常用诸方,间附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以供参阅。现存清刻本和石印本。...
...医案著作。六卷。清·吴箎撰。刊于1836年。本书将医案归纳为中风、咳嗽等37门,以内伤杂病为主,兼及妇科、儿科。每门后并附常用诸方,间附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以供参阅。现存清刻本和石印本。...
...〔张仲景方〕(唐志作王叔和张仲景药方)隋志十五卷(本朝现下书目作九卷)佚〔评病要方〕七录一卷 佚〔济黄经〕宋志一卷 佚〔金匮要略方〕宋志三卷 存孙奇等序曰。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
...内伤外感兼病而相合者.则其脉症必并见而难辨.尤宜细密求之.若显内症多者.则是内伤重而外感轻.宜以补养为先.而发散次之.若显外症多者.则外感重而内伤轻.宜以发散为急.而补养次之.此东垣未之及也.因并赘于此.用者详之.【方】补中益气汤 治劳役所伤...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 刻脉症治方序 刻脉症治方小言 脉症治方凡例 卷之一\风门(中风瘫痪疠风惊风附 伤风) 中风(附瘫痪疠风惊风) 伤风 卷之一\寒门(伤寒 中寒 瘟疫大头病附 内伤脾胃附) 伤寒 中寒 温疫(大头病附) 内伤...
...证的证治。此书后附《xx疟疏方》一卷,,选方38首,叙述方药的炮制颇详。现有多种清刻本、《四库全书》本、《医林指月》本等。xx疟病名。出《素问·疟论》等篇。①为疟疾的通称。《圣济总录·疟病门》:“xx疟者,以疟发该时,或日作,或间日乃作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