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医学的概念特点_【中医宝典】

...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防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75.html

脏象经络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现代医学的应激学说在中医生理和病理研究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八十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坎农1928年提出的稳态学说被引用于说明中医的阴阳稳态学说,而有阴阳稳态自稳态自组织稳态等多种学说提出。1991年季钟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5.htm

五行星形图五方图各有所长——杨林森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转化的关系和四象四时的“亦时亦空亦性质”的关系,并且使中医学里的“天人合一”具体化为“时人合一”“自然五方人的合一”,对于中医学五脏中脾土“分养四旁”而为后天之本的意义,也表达的更为直观,所以也有其合理性。 阴阳五行学说是两种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956.html

温病学说的发展和预防保健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比较系统而完整的温病学说,从而使温病学成为独立于伤寒的一门学科,它既补充伤寒学说的不足,又伤寒学说互为羽翼,使中国医学对外感热病的理论诊断预防等,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继续发展。清代温病学说的主要成就,可归纳为:(一)确立了温病的辨证论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2.html

现代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 中医理论各专题内容的探讨(一) 阴阳学说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医界对阴阳学说的渊源基本内容性质作用地位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研究。例如任应秋在《阴阳五行》一书中,提出了阴阳学说“两体合一”“动静升降”“始终嗣续”“两极反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4.html

阴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含有朴素的辨证观点。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由此引申为气候的冷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用以代表事物对立和相互消长的正反两方面,进而阐述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55.htm

马里的传统医学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现状 马里政府对本国的传统医学一直采取研究扶持发展的政策。但从事传统医学的医生远远没有西医医生平等的地位。他们可以自由开业,没有专门的资格考试,无需专门的证书。虽然,西医医生也经常使用草药治病,但在绝大部分医院里没有专门从事传统医学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45.html

印度传统医学机构_【中医宝典】

...中心。其研究重点是风湿性关节炎偏瘫坐骨神经痛脊髓灰质炎十二指肠溃疡哮喘糖尿病丝虫病疟疾肿瘤白癜风等。在临床研究中,特别强调要突出印度传统医学理论的概念,而且要求科研人员既懂得印医又懂得西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718.html

俯仰天地 天人合一——略谈五行学说中医_【中医宝典】

...秘笈的要义。传统的中国人不论是绘画书法,还是建筑起居甚至婚丧嫁娶都要遵循五行生克的规律。五行学说到底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和中医联系在一起的呢? 抽象的五行学说 当我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刘晓燕了解这个问题时,她向我描绘了一个美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787.html

中医理论五行学说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季节为序,相资生相养助,叫五行相生;五行之间,以季节相间为序相制约相抑制,叫五行相克。有相生则不会导致某行的不足,有相克则不会造成某行的太过,从而保证了一年之中气机变化的稳态。《内经》把五行和阴阳并列起来,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五行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418.html

共找到617,3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