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_老子集注

...老子这本书,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史上对它的解释可以的汗牛充栋。仅仅这个现象就说明这是一本“有趣”的书。 但本文力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即结合政治学的角度重新认识这部古老的作品。作者对于这个挑战当然是有充分的认识。但作者同时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9.html

老子第四章:半个芋头十年宰相_道家_【文学360】

...。 李泌到了成年的时期,非常博学,而且对易经的学问,更有心得。经常寻访嵩山、华山、终南等名山之间,希望求得神仙长生不死的方术。到了天宝时期,玄宗记起的幼年早慧,特别召来讲老子,任命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因而与皇太子兄弟等非常...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4.html

老子第二十五章:好不容易自然_道家_【文学360】

...个大学派之一,专讲“唯物思想”的“自然外道”,和中国老子所说“道法自然”的自然,并不相关。二者并未结为姊妹道,或者兄弟道什么的,并无彼此互通声气之嫌。 印度当时的自然外道,属自然学派,其所谓的“自然”,完全从物理观点而。但是老子的思想绝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9.html

老子第三章:贤与不贤的君子小人之辨_道家_【文学360】

...,未必非此人也。 晓事,是唐宋时代的白话,也就是现代语“懂事”的意思。张南轩对宋孝宗建议,要起用懂事的人,并非只用能办事而不懂事的人,的确是语重心长的名言。也是领导、为政者所必须了解的重点。 一是明人冯梦龙自叙古今谭概所记:昔富平孙家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8.html

老子第九章:中外历史上的悲剧_道家_【文学360】

...在富贵贫贱之际,这一类的人生经验典故,多到不胜枚举。现在我们姑且摘取数则就反面发挥的诗文,以发人深省。 仔细体会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宋、辽、金、元时期几首名人的诗,便可了解老子本章有关人生哲学的深意。也许这些作品未免过于悲观低调...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6.html

子见南子的典故_古代美女_【文学360】

...南怀瑾的理解。认为,孔子的意思是你们对南子的看法都不对,我所否定的人是那种不可救药的人,一定是罪大恶极的,不但人讨厌,天也讨厌,那种人我是不会与来往的,可是南子不是这样的人。 两种理解都有意思。不过,南怀瑾的理解显然有漏洞。因为孔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628.html

老子第二十五章:万道不离王道与人道_道家_【文学360】

...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的道理。世界上真理只有一个,无二亦无三,只是东西方在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罢了。 接着,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这一段谈“天”“地”,却又忽然钻出一个“王”来,王是代表人。依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天、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8.html

老子第九章:进退存亡之际_道家_【文学360】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的名言,同时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观点,可是以老子所代表道家哲学的可以出世,可以入世,却有“挫其锐,解其纷”的不死之药,长保“散而未尽”的七字真言:“功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7.html

国学大师:南怀瑾简介_文学家_【文学360】

...学业打下扎实基础。南怀瑾学识渊博,教化涵盖儒释,道,融会诸子百家,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其影响既深又远,得到学界同行普遍赞誉。 出版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大大学微言及佛、道两家三十多种著作,并译成英、法、荷兰、西班牙、葡萄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6.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评析

...,而是,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清末民初对道德经也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5.html

共找到890,9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