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诊断学术语。系一种方法。根据病人的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声音变异,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例如初病声嘶多属实证,久病失音多属虚证;声高气粗重浊多属实证,反之则属虚证;狂言、谵语常见于实证、热证,郑声、...

http://qihuangzhishu.com/194/338.htm

问人迎气口脉_《宗三昧》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分明.按有力.不至浊乱.再参语言清爽.饮食知味.胃气无伤.虽剧可治.如脉至浊乱.至数不明.神昏语错.病气不安.此为神识无主.苟非大邪瞑眩.岂宜见此.经云.脉浮而滑.谓之新病.脉小以涩.谓之久病.故新病而一时形脱者死.不语者亦死.口开眼合.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zongsanmei/845-12-5.html

不能言及语言难出_《医学心悟》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不能言及语言难出者,有表里分。其一、太阳证,发汗已,身犹灼热者,名曰风温。其脉尺寸俱浮,自汗身重,多眠鼻息鼾,语言难出,此表邪蕴其内热也。治用葳蕤汤,去麻黄,加秦艽主。其一、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古方治以苦酒汤。然苦酒汤,恐...

http://qihuangzhishu.com/657/146.htm

的方法和意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痛否,以辨脏腑虚实,沉积何如。" 叩击法有直接叩击法和间接叩击法两种。 按时应注意:1、必须根据疾病的不同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和方法。2、医生举止要稳重大方,态度要严肃认真,手法要轻巧柔和,避免突然暴力或冷手按。3、注意争取病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0.html

触诊、腹_【中医宝典】

...」 过去,对中医的诊断手段只谈望、、问、切四大。对腹有的根本漏而不谈,有的虽提及、也只聊聊数语带过。其实,中医的腹源远流长,它源始于先秦时期,《内经》中即已总结和奠定了腹的理论和框架;东汉张仲景在所著的《牡蛎汤等腹证;又如心下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26.html

中医语言异常辨病_《常见病自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不休,见人便止的一种病症,多因心气大亏,神失所养而致,属虚证。(4)错语 是指患者语言错乱,但说后又自知讲错的一种病症。错语有虚实别,实证可由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神明迷乱而致。虚证则因思虑过度、心脾两亏而成。(5)呓语 睡时多言、咬字...

http://qihuangzhishu.com/133/165.htm

有十度有阴阳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失常等篇是也。筋度,如经筋篇是也。俞度,如气府、气穴、本输等篇是也。度,数也。度人度音铎,余音杜。)阴阳气尽,人病自具。(凡此十度者,人身阴阳理尽矣,故人疾病亦无不具见于此。)脉动无常,散阴颇阳,脉脱不具,无常行。(脉动无常,言脉...

http://qihuangzhishu.com/481/59.htm

要领六字诀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家枢要》提出:“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 来者自骨肉分,出于皮肤之际,气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还于骨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2.html

合参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四合参指辨证过程中,把望,、问、切四诊所得的有关病史症状、形色和脉象等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 【四合参】 辨证过程中,把望,、问、切四诊所得的有关病史症状、形色和脉象等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以防止局限性和片面性,以便判所疾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16.html

咳嗽声辨病_中医_【中医宝典】

...咳嗽是由于呼吸异常,强烈地呼气冲击喉部而发出声响的一种症状。 肺脏病变或其他脏腑疾病累及肺,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上击喉部,均可出现咳嗽。有声无痰称为咳,由于肺气受损而不清造成的;有痰无声称嗽,由于脾湿所致;有痰有声者,称为咳嗽,是由...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2/a11970.html

共找到416,4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