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著作。二十四卷。清·沈明宗编注。刊于1692年。初名《张仲景金匮要略》,1693年重刊时改题本名。沈氏以世传的《金匮要略》刊本“编次失序”,已非原貌,并认为“从来着书立言,必先纲领,次及条目”,因将《金匮要略》重予编排,以序例冠于首,...
...药罐,封口碰伤,亦要走炉。铺灰毕,取烧红栗炭攒围罐底,用扇微扇,烧一炷香,谓之文火;再略重扇炼一炷香,谓之武火。炭随少随添,勿令间断而见罐底,再炼一炷香,即退火。待次日盆灰冷定,用帚扫去,并将封口之土去尽,开看铁盆内所有白霜即谓之丹,将瓷瓶...
...已由外治法概念中分离。因此,外治法专著多已不包括针灸疗法与理论。我国最有影响的外治法专书有赵学敏编《串雅内编》(1759年),吴尚先编《理瀹骈文》(1864年),邹存淦编《外治寿世方》(1877年)等。...
...即死,永不发。叉天仙子入瓶内,热汤淋下.口含瓶口,令气熏之,冷更作,尽三合乃止,有津涎可去,甚效。头风插耳黄蜡三两熔化,以白纸阔五寸,长二寸,在蜡上拖匀,其蕲艾揉软薄摊蜡上.卷为筒,插耳内,一头火点燃,烟气透脑,其痛即止々左痛插右,右痛插左...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出《串雅内编》。民间行医的走方医将药性上行的药物称为顶药,使用顶药的治疗方法叫顶。顶药多有涌吐的作用。例如皂矾顶,治风痰上涌而昏倒,用皂荚末、生矾末、腻粉作散剂,水调一钱服下即吐。...
...药物敷贴法的一种。《串雅外编》:“引火法:入病厥逆之症,不敢用药,以此治之。吴茱萸一两为末,以面半两,水调成糊,以布摊成膏,贴涌泉穴内,则手足不逆矣。又法:附子一个为末,米醋调成膏,贴涌泉穴上。”...
...煎熟将前药研碎,入油内,用黄丹熬成膏,油单纸贴之,其黑迹自然隐入肉内。取箭镞方用天水牛一个,独角小者,以小瓶盛之,硼砂一钱,研细末,用水滴在内浸之,自然化水,以药水点伤处,箭头自出。黑发仙丹熟地一斤,万年青三斤(小用五斤),桑椹一斤,黑芝麻...
...雷真君传治五绝乃缢跌魇淹压等死。先书符一道于黄纸,焚化在热黄酒内,撬开牙关灌入喉中,后再用药丸调黄酒内,以人口含葱管送入死人喉内,少顷即苏。招魂符式 此符无咒,一心对雷真君天医使者, 书之是验无比,药名救绝仙丹山羊血二钱,菖蒲二钱,人参三...
...目录 《本草纲目》济世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本草纲目》:济世散【别名】双牛串【处方】黑牵牛1合,白牵牛1合。【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年少气壮者。【用法用量】双牛串(《串雅内编》卷三)。【摘录】《本草纲目》卷十八引张...
...目录 《石室秘录》消臌至神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石室秘录》:消臌至神汤【别名】八宝串、消膨至神汤(《串雅内编》卷三)。【处方】茯苓30克 人参21克 雷丸9克 甘草60克 萝卜子21克 白术15克 大黄18克 附子3克【功能主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