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性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也常表现为晚发,一些致病基因的作用仅在个体发育达到一定年龄后才表现出来。尤其是那些由遗传基因和环境条件两种因素支配着表现型的遗传性疾病。因此,晚发的疾病仍可以是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常可表现为家族性,这是因为同一家...
...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vertical transmission)的特征。上述定义强调了遗传学病的三个方面:①垂直传递。遗传病不同于传染病的水平传递(...
...(一)发病原因 是因凝血酶原基因缺陷,分子结构异常引起,其中包括凝血酶原含量和凝血活性水平减少,严重者常见于纯合子患者,偶有少数病例,同时伴有轻型因子Ⅶ缺乏症。 (二)发病机制 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肝脏首先合成...
...遗传型变异中常见的一种为突变(Mutation),即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偶然的改变。一般突变会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改变,从而使细菌出现新的特性或失去原有的某些特性。细菌的自然突变率与其生物的自然突变相同,每106~108次细胞分裂发生一次。...
...突变(例如吸烟)某些遗传因素会造成突变,或两者兼而有之。促进癌变的因素通常必须在一个人将要发生恶性成长前会加速起来:具有某些例外,一种危险不能独立满足癌症的形成。癌症特征的主要机理是:1.损伤了DNA修复途径2.把正常基因转化成癌基因3.抑制...
...任何其它疾病都多,但迦尔瓦尼和斯拉特金的数学模型表明,鼠疫爆发的次数终究太少,使之不可能引起常规的ccr5突变。而感染欧洲人达2千多年的天花,所造成的欧洲总死亡人数,则远比鼠疫要多得多。鼠疫主要导致儿童死亡,因而不能使具有抗性的基因遗传给...
...Li-fraumeni综合症那样,然而在大多数肿瘤类型中发现了P53突变,并有助于形成肿瘤的分子活动的复杂网络。P53基因已被定位于染色体17,在细胞中P53蛋白结合DNA。它依次刺激另一个基因,结果产生细胞之间起分裂作用的P21蛋白——刺激蛋白(cdk2)...
...目前对于基因序列的突变分析国内外多采用直接测序方法,直观又准确。例如,1996年Sakai等报道了对高α脂蛋白血症患者CETP基因内含子10和内含子14片段序列的突变分析。其方法为:采取患者全血根据Kunkel等方法准备基因DNA;...
...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是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或倾向性。Kundson(1974)提出二次突变假说(two hit hypothesis)来解释遗传性损害在肿瘤发生中作用。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术语来描述这一假说是:以视网膜母细胞瘤例,Rb基因定位于...
...基因的概念随着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从遗传学的角度看,基因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突变单位、重组单位和功能单位;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看,基因是负载特定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片段,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表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