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评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对范畴美;善辩;知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按照这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4.html

广成子(道教元始天尊的弟子)_道家_【文学360】

...广成子在中国道教中名声赫赫,据说也确有其人,在原著中他是玉虚宫第一位击金钟的首仙,也就是十二仙之首,他的番天印极为厉害,因为给了徒弟殷郊,自己也没办法收伏,出动了四色仙旗才算搞定,这位道兄的运气不太好,收个徒弟不听话后来只好自己动手送徒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95.html

老子·道经·第章解读

...法家对人性作出了“恶”的假定,并因之而提出“崇贤尚才”的主张。主张用积极、斗争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的改良。他们高扬了人类的能创精神,为先秦社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积极作用。 之相反,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1.html

武当道教的渊源_道家_【文学360】

...内丹修炼,世称武当道。 在武当传行的正一,全真诸派,虽名有经法相传,但均奉真武大帝,从而构成具有特色的武当道教。白云观所藏《诸真宗派总簿》中列有武当道教有关系的道派有真武玄武派(《全真须知》作真武派)、榔梅派(即孙碧云所传武当派)和三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34.html

老子思想茶人修养_道家_【文学360】

...给予得愈多,自己就愈富有。据此,可反衬出两种人不符“水性”一种锋芒毕露,唯我独尊,自以为是;另一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机关算尽。其结果,这两种人早晚会失信于群体,不能为他人“心服”。 第,修德行善。老子认为“,道之华”为“愚之始”,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3.html

老子的口语用法_道家_【文学360】

...详细解释 1、老年人自称。犹老夫。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康曰‘此自老子之,亭长何罪!’”《晋书·庾亮传》老子於此处兴复不浅。” 【示例】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王正之吴江观雪见寄》词老子旧游处,回首梦耶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5.html

道教文人道画美术_道家_【文学360】

...道教美术以道教故事、神仙思想为题材的道画,历久不衰,画家辈出。晋代画家顾恺之崇尚老庄,多以龙为题材作道画,附会老子犹龙之说法,其后云龙遂成为道画的特色之一。据《贞观公私画录》,顾恺之还画过《刘仙像》、《天女像》等,并且著有《画云台山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70.html

老子到孙子-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主流之一,人们每提及道家,则必说到老子,但多半亦仅仅说到老子而已,最多并称“老庄”。其实,道家的“巨擘”,不止这一二人,尝朋友说笑道家有三代人物,老子、儿子——倪子、孙子。当然,这只是说笑,他们并没有血缘的祖孙父子关系。 不过孙子——春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7.html

史记·七十列传·老子韩非列传解析

...这是一篇关于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重要传记。太史公将老庄申韩合为一传,代表了汉人对道家法术家关系的重要看法。汉人直承晚周,认为老子之言“君人南面之术”,而庄子祖述老子。韩非《解老》、《喻老》亦从法术家角度言“道德”之意。太史公作四人合...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213.html

老子的传说_道家_【文学360】

...叹到“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欲观其妙,常有也,钟馗钟馗赐福镇宅,中榜得魁,真神也……。”洋洋洒洒五千言,由伊喜记录,世谓之《道德经》是也。 后老子伊喜结草阿福泉,马放南山,老牛坡放牛,南山不老松下讲道,发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6.html

共找到609,5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