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论争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关于中医基础理论论争近代中国医学核心问题是中西医比较与抉择。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造成了国内中医、西医两种异质医学体系并存局面。因而,通过比较并作出抉择便成为中国医学界必须面对重要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医学界人土提出了多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1.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一)_【中医宝典】

...中西汇通合纂探索。传统医学在走向现代化。 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医学,传统医学和中西医结合格局将会对这百余年中国近现代医学史作出客观再现和评述。 中国医学史无论对于中国古代医学研究,还是对近现代医学研究,或是与各种不同体系医学比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36.html

秉持发展中西医学结合特色_【中医宝典】

...建立,旨在“建立一个中西整合、优异而有绩效医疗体系”。该校大学部共有20个学系,13个硕士班、3个博士班,并附设两所医院。大学设有5所学院(医学院、健康照护学院、中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7个研究所(医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研究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809.html

马来西亚传统医学发展情况_【中医宝典】

...一、背景情况马来西亚传统医学是由印度、中国商人和移民所带来,但是从未取代马来西亚本土医学体系。另一方面,由印度人、阿拉伯人带来伊斯兰医学导致了传统医学体系较大改变,其中也有朝鲜人传统治疗方法。马来西亚医学体系多样性反映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713.html

中医儿科学萌芽期(远古-南北朝)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妇儿科方书。《内经》不仅建立了指导各科临床中医理论体系,而且提出了有关儿科不少论述,如小儿生长发育、体质特点、先天因素致病、某些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等。《伤寒杂病论》建立辨证论治体系,特别是脏腑论杂病,对后来儿科辨证体系形成产生了重要...

http://qihuangzhishu.com/79/3.htm

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大量《内经》训诂,前所未有;而后期受西学影响,在《内经》文献类编上形成奇特框架。诸多学术因素为《内经》研究在方法论方面增添了新的活力,使得近代《内经》研究颇具特色二、丛书、工具书编写近代由于西学东渐,在医学领域,除了继承前代继续汇集列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1.htm

不同哲学思想是中西医学差异成因_【中医宝典】

...皆以人体和疾病为研究对象,但由于其分别发源于东西方不同年代,是在不同哲学思想、不同思维方法基础上,建立起来不同医学体系:中医学是宏观整体医学,西医学是微观分析医学。在医学模式上,西医学是单纯生物医学;中医学则是形—神—环境医学。在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04.html

医学名词统一活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傅兰雅等,通常是由传教士口译,中国人笔述成书。由于西方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是两种不同医学体系,所以在译述西医书籍时有很多名词和术语难以找到恰当、与其相对应中医词汇,并且还有大量中医学没有名词。因此如何准确、简明地用中文表达出西医名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33.htm

急诊医学概论_《急诊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成立急诊科只是重点解决行政管理问题。但发展急诊医学重要是专业人员培训,建立完善急诊医疗体系和提高急诊医学水平,如何去实现,需要从事这个专业人员去构思、实践和总结。目前并无现成模式,要靠自己去探索、设计和建设。国际上先进经验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jizhenyixue/1004-3-1.html

法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年,英人博兰雅口译,赵元益笔述《法律医学》由江南制造局出版,是为我国最早近代法医学译本,1908年,王佑、杨鸿通合译石川贞吉所著《实用法医学》,更名为《东西刑事民事检验鉴定最新讲义》,另一方面,中国法医学著作也被译为外文。如1863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28.htm

共找到858,8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