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暑条二十八条_《六因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山甲之飞升走降,贯窜经,则恐不能搜剔幽隐,升泄潜踞。又兼柴胡、川芎、归须、射干、桃仁,为升降疏泄,四法具备,则邪无可容,势必越出耳。以上诸条,都因伏暑而成,故兼收之。学者当更以疟门,兼参之可也。伏暑条第十九伏暑痢积,色白腹痛,里急后重,...

http://qihuangzhishu.com/788/11.htm

经方治感染性炎症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感染性炎症”,西药疗效较差,而中医治的优势非常明显。由于病机不同,遣用药亦截然不同。 案1主要为实热证,证属少阳郁热兼阳明里实,热盛津伤。所以主方用大柴胡汤,于清泄郁热,宣展枢机之中,兼以通下里实,双解少阳、阳明之邪。合以《景岳全书》玉女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999.html

肾着汤加减治腰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临证常活用此治外感内伤、跌仆闪挫,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见阳气痹阻、寒湿留滞痹着于腰部经络肌肉而出现腰部沉重冷痛、转侧不利者,疗效很好。 案一:患者李某,男,58岁,农民。腰痛连及右侧腿部僵硬疼痛1月余。2010年1月10日初诊。...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66.html

论温热五种法_《重订广温热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纹,不可误认为里寒阴结也。治温热者,能先于表之,不能辛温发散;一见里,即用清凉攻下,斯得之矣。四、神 风寒之中人,令人心知所苦而神自清,如头痛寒热之类,皆自知之;至传里入胃,如或有神昏、谵语之时。缘风寒为病,其气不昏而神清。温热初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dingguangwenrelun/667-5-3.html

黄连汤活用治心悸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佐,诸药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 该方临证大多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而笔者抓住其病位的“胸”,其病机的阴阳升降失调,其的心中烦闷等,将该应用于心悸治,收效良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中的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982.html

《内外伤》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李杲 朝代:金 年份:公元1115-1234年 序 卷上 阴证阳证 寒热 外感八风之邪 手心手背 口鼻 气少气盛 头痛 筋骨四肢 外伤不恶食 不渴 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 辨证中热颇相似 卷中 ...

http://qihuangzhishu.com/297/index.htm

三痞论并_《中藏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服。附:桂[五钱不见火] 槟榔[一个] 黑牵牛[四两生为末二两] 右为末,蜜酒调二钱,以和为度。下痞候并方下痞者,小便不利,脐下满硬,语言蹇滞,腰背疼痛,脚重不能行立者是也,宜用后:瞿麦头子[一两] 官桂[一分] 甘遂[三分] 车前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shizhongzangjing/161-5-17.html

潜病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潜病是先兆产生的土壤,病是揭示潜病的途径。只有突出病,才能打开先兆通向潜病的通道……...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0.htm

《伤寒温疫条升降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韦大文 河南中医学院 《伤寒温疫条》一书乃清代医家杨栗山先生所著。该书对伤寒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方药进行了详细剖解,条分缕析,解释确当。杨栗山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遵师而不泥古,敢于立新,创立了以升降散为代表的治温病十五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739.html

恶心呕吐病_《常见病自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保护作用。但实际上呕吐往往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营养障碍等情况。一 恶心呕吐关系病呕吐是由一系列复杂而协调的反射动作所组成。呕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恶心、干呕呕吐。但有时可无恶心或干呕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jianbingzice/133-3-6.html

共找到417,40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