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_【中医宝典】

...拥有了望诊、闻、切诊和主诉等信息,说简单一点,在完脉之后,四已经有了“三半”,因此,具备了判断病证的基本条件。 所以,中医四是一个综合过程,一定全面周到才能做到规范准确。正如《内经》所说:“上工欲会其全,非备四不可”,这是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53.html

学用经方须重视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腹具有客观性与重复性强的特点,可弥补舌、脉之不足。 ●张仲景对腹证非常重视,在判断病位、阐述病因、分辨病机,以及确定治疗原则上多有对腹证的应用。 ●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论述,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682.html

世界最早舌专著_【中医宝典】

...你注意过自己的舌头吗?为什么舌头上有一片象苔藓一样的东西?而舌头的颜色又为什么常常改变?为什么有人舌嫩而有人舌红? 又为什么有时舌头上象缺了一点什么似的? 这些都是属于中医舌诊所回答的问题。舌是中医诊断学认为人体重要脏器的疾病,均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46.html

正确认识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中专门论脉的就有《脉精微论》、《三部九候论》、《玉机真脏论》等六个篇章。《难经》论脉者占四分之一多,确立寸口脉法并为后世所宗。医圣张仲景更是将脉置于首要位置,每卷皆名“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即依据脉之变化来确定证。证即疾病某一阶段的病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775.html

荛花_《本草崇原》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气味苦寒,有毒。主治伤寒温疟,下十二水,破积聚,大坚症瘕,荡涤胸中留 饮食,寒热邪气,利水道。(荛音饶。)(荛花始出咸阳、河南、中牟,今所在有之,以雍州者为胜,苗似胡荽,茎无刺,花细黄色《经终论》云∶五月六月,天气高,地气盛,人气在头...

http://qihuangzhishu.com/705/249.htm

嗜卧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出《素问·经终论》。亦见于《马王堆汉墓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灵枢·大惑论》则名之为“多卧”,后世更有多眠、善眠、多寐等名。指在正常生活节奏下,经常困倦欲睡,或喜好睡眠。临床以湿胜、脾虚为多见,亦可由肝胆之热引致。湿胜患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93/952.htm

荛花_《本草崇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气味苦寒,有毒。主治伤寒温疟,下十二水,破积聚,大坚症瘕,荡涤胸中留 饮食,寒热邪气,利水道。(荛音饶。)(荛花始出咸阳、河南、中牟,今所在有之,以雍州者为胜,苗似胡荽,茎无刺,花细黄色《经终论》云∶五月六月,天气高,地气盛,人气在头...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chongyuan/705-7-18.html

临床四之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鼻梁亦青苍色。乃思“鼻头色青腹中痛”。询之,始点头说:“每月经来腹极痛,不想说话。”经四诊合参后,用投以舒肝调经之药而见效。 闻声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所述闻之法,及于三焦,包含了骨、筋、髓、头、心、肺、肝、肾等病证。文曰:“在上焦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367.html

的方法和意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痛否,以辨脏腑之虚实,沉积之何如。" 叩击法有直接叩击法和间接叩击法两种。 按时应注意:1、必须根据疾病的不同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和方法。2、医生举止稳重大方,态度严肃认真,手法轻巧柔和,避免突然暴力或冷手按。3、注意争取病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0.html

的起源与发展(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有关舌的论述在医籍中最早见于《内经》,如《紊问·脉精微论》说:“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因手少阴心经起于心,挟咽喉,因心有病,面引起“舌卷不能言”的症状。 《素问·热论》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2.html

共找到218,4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