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赵濂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序一 自序二 卷上 外症用刀针法 火针不可轻用 治筋缩 治足筋缩 浮皮兜脓须剪开 升药所忌 背部湿痰块 痔漏 疮 鸡胸症 龟背症 虚人有病易昏愦 病挟气郁宜审 治少壮妇女病 ...

http://qihuangzhishu.com/782/index.htm

_《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者,何也?必于阴部得沉微迟涩之脉,故又言独寒也;必于阳部得洪实滑数之脉,故又言独热也。独陷下者,沉伏而不起者也。)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形肉脱去者,大肉尽去也。脾主肌肉,为五脏之本,未有脾气脱而能生者。虽九之中无独见之七,然终不免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4-34.html

古代脉的成就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从无到有,从概括的经络检查方法到正式形成脉,在古代脉的遮段历史时期,最脉学的起始和形成阶段,经络检查是孕育脉的温床,从脉来讲是从无到有,这是中国医学史上应当大书特书的事情,随后通过由战国到两汉,大约两三百年的时间,多方探索,形成独...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4.html

冲脉_《丹医秘授古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发于黄庭,出气街,夹任脉而上冲,故谓冲。一、所:冲脉二、部位:鹊桥关(位于舌根下,下颌陷凹中,有脉应指处),并须与太冲合参。三、诊法:主候脉四、所主:正常人脉如蛛网状,来回团转,病者反是。由是以察血分之盈亏。决生死:鹊桥沉微,太冲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5-18.html

_《女科折衷纂》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经》曰∶妇人怀躯七月而不可知,时时衄血而转筋者,此为躯也。衄时噎而动者,非躯也。《素问》云∶妇人足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素问》以足少阴脉动甚者为有妊,《脉经》以手少阴脉动甚为有子,岂心肾同一耶)。又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王注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nvkezhezhongzuanyao/874-7-6.html

生死的解释_生死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生存和死亡 life and death 生死攸关的问题 预言命运的 fatal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国语辞典 生存或死亡。 文選.任昉.出郡傳舍哭范僕射詩:「結懽三十載,生死一交情。」 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治晚勿...

http://hanwen360.com/c/310376.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方法。其中全身遍诊法,以头部、上肢、下肢各分天、地、人三部,合为九;寸口脉以寸、关、尺三部各分浮、中、沉、合为九。详三部九候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096.htm

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巢氏病源》欲发痫∶夫小儿未发痫,欲发之,或温壮连滞;或摇头弄舌;或睡里惊掣,数啮齿。如此,是欲发痫之证也。《千金》云∶夫痫,小儿之恶病也。或有不及求医而致困者也。然气发于内,必先有,常宜审察其精神而探其候也。手白肉鱼际脉黑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12-4.html

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冲脉及看形色,并看虎口及三关脉。六岁以后方可看阴阳二部脉,即根据前。小儿无脉至数,如看前来迟及不动即死。虎口及三关脉若迭起来黑色,死不治。太冲脉不动,亦死。汉东王先生《家宝》小儿一见生死诀∶幼童脉气辩何形,(《水鉴》先生曰∶小儿虽受...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3-13.html

后世脉时代的学术的背景及其影响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从西晋时王叔和著《脉经》开始,脉就进入了后世脉时期,一直到今日仍然是在这个时期之中。它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现代。这段时间亦正是祖国医学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巨大贡献的时期。 脉虽然并没有在医学话动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9.html

共找到238,3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