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模型:易医会通的交点——兼中医学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_【中医宝典】

...理论的本质。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本质差别就是“模型”与“原型”的差别,两者各有优劣。文章还从“象”模型角度提出了“修补”中医思维方式、促进中医学术发展的中医未来观。 关键词:象;模型;思维方式;中医学。 综观20世纪的易学与医学研究,可以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75.html

寅至辰上_《思考中医》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这一节我们讨论少阳病的时相问题。讨论时相当然离不开欲解时,少阳病的欲解时条文见272条,即“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寅至辰的类似概念我们在太阳阳明篇已讨论了很多,从时上而言,它有许多层次可分。如以日这个周期层次而言,它包括寅卯辰三个...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62.htm

凡例_《伤寒恒》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现据1959年中医研究院所编《伤寒论语译》本校对,将郑书每条正文结尾“原文”二字后,以阿拉伯数字序号表示出该条文在《伤寒论》原著中次序,以便读者对照检索。三、《伤寒论语译》本有《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其它条文,但舒驰远、郑钦安之书俱无,...

http://qihuangzhishu.com/1034/6.htm

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_【中医宝典】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学习要求与方法,熟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掌握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和治疗学要点。通过各的学习,了解各系统(章)所属病证的历史沿革,所属病证与西医学相关疾病的关系,熟悉其临床表现病因病机理论,掌握各病证的定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93.html

完整继承仲景学术——《伤寒杂病研究大成》读后_【中医宝典】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东汉末年,伤寒杂病》的多篇研究论文,颇值得一读。书末的“五种索引”,十分便于将该书作为工具书使用。所列“参考文献”之多,可知本书参考古今书目之众,为广大中医研究仲景医学,提高临床疗效开辟了捷径。 目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903.html

脑充血之原因治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脑充血病之说倡自西人,而浅见者流恒讥中医不知此病,其人盖生平未见《内经》者也。尝读《内经》至调经,有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反则生,不反则死”云云,非即西人所谓脑充血之证乎?所有异者,西人但言充血,《内经》则谓血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26.html

懂得“忌” 更知“宜”_【中医宝典】

...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中医禁忌是中医学研究“宜”之外的另一片天,同样为养生保健、疾病防治和医疗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保障。 《实用中医禁忌学》为重庆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辉武教授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三篇,总论篇、各附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87.html

对中西医结合的几点思考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其作为规范的医学科学而风行全球却是不争的事实。本世纪初中国的有识之士如陆渊雷等,从保护中医的良好愿望出发,提出了“中西汇通”、“中医科学化”的口号。而中医许多治疗手段方药其科学性早已为无数验案所证实,确无与西医结合的必要,最起码在科技尚未...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34.html

唐代中医性药的研究与发展_【中医宝典】

...关键词:中医性药 药学史 唐代 摘要:目的:挖掘唐代中医性药的研究成果,为现代进一步研究和利用中医性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唐代中药著作和方书如《巴豆捣末,和调麋脂,敷于阴茎阴囊,此法能使阴痿。这些药物和方法在研究和利用中医性药时须引起注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07.html

序一:李序_《时病歌括新编》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周老医师从事中医数十年,学识经验,俱称上乘,夙为余所景仰。晚年息影家园,惧中医时病之学湮也,爰取雷丰《时病》之书,撮其大意,厘为新编,缀以歌括,便利初学。余受而读之,见其文字流畅,说理透彻,立法精详,其处方用药又大都结合临床实用,以视雷氏原...

http://qihuangzhishu.com/1041/3.htm

共找到559,3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