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祖岐伯万世流芳_【中医宝典】

...中也是令人瞩目。又如,大家都很熟悉"病机十九条",这是岐伯在《素问·至真要》中予以一一列述。他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起,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人所共知,掌握这些病机,一些病情比较复杂疾病,在辨析病证、指导治疗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00.html

奇恒_《侣山堂类辩》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夫病之生于内伤外感,人所共知,而奇恒之病,知之者鲜矣!所谓奇恒者,异于恒常也。乃阴阳偏胜,五行逆传,审证辩脉,大有径庭。《内经》之论疾病者,不及二十余奇恒之章有八。学人当用心参究,庶免五过之责。...

http://qihuangzhishu.com/803/39.htm

《黄帝内经》具有现代魅力_【中医宝典】

...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指导人们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等医疗实践活动。 《内经》不把“人”作为一个超然独立实体,而是看作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一员。因此,认识健康与疾病,不仅着眼于个体,更着眼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互联系。其次,两者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878.html

古代医学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喜伤阳……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此治之二过也”(《素问.疏五过》)。4.在治疗疾病时,《内经》很重视心理治疗作用。治疗时要病人指出疾病危害性,以引起治疗注意。告诉病人疾病是可以治好,使其与医生配合治疗,并告以具体...

http://qihuangzhishu.com/967/12.htm

古代医学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_《医学心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喜伤阳……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此治之二过也”(《素问.疏五过》)。4.在治疗疾病时,《内经》很重视心理治疗作用。治疗时要病人指出疾病危害性,以引起治疗注意。告诉病人疾病是可以治好,使其与医生配合治疗,并告以具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lixue/967-5-2.html

_《内经评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黄帝曰.善治此诸邪奈何.岐伯曰.先其脏腑.诛其小过.后调其气.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定乃取之.重眩惑附诸邪.而以治法结之.法数见不鲜矣.运笔自夭矫可喜....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pingwen/712-15-3.html

《金匮》之奔豚气病即《内经》之心痹病_【中医宝典】

...人所恐”即逆气上行而惊恐。再看脉,“触祝触祝”即脉象阵阵跃动,其来搏手,也是脉失从容和缓之象,与《内经》心痹病之“脉不通”精神吻合。 综上所述,《金匮要略》中所之“奔豚气病”即《素问·痹》之心痹病,因《内经》主要从其宏观方面论述痹病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10.html

我国现存最早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内经·素问·四气调神》)主张,要求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 两千多年来医疗实践证明,《黄帝内经》一书价值甚高,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医家所重视,而且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医学家和科学史家高度注意,一些国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2.html

内经选读》教材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术数” 语出《素问·上古天真》,五至版均谓恰当运用各种养生或修身养性方法。笔者认为从“术”所指技术、技巧、手段、方法等而言,此指导引、按跷、吐纳等尚可,但把“数”与“术”混同作方法讲则绝不可,否则就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内经深刻含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39.html

初具体系医学理论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正经认识也就成为经络学说重点。从《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到《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阴阳》)再到《灵枢·经脉》(以下简称《经脉》),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医家人体正经认识及其发展过程。 总之,在《内经》中,形成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99.html

共找到1,003,7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