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能不能取代内经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基能否真正涵盖内经?进而取代之呢?茶杯能盛得茶壶吗?我们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第一个是病机,病机这个概念是中医一个很关键性的概念,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综观内经全篇,就是这一章讨论这个问题。...

http://qihuangzhishu.com/145/33.htm

五篇丹溪心法_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为寒。热化以生,则热生也。阴精承上,故中为寒也。岂非亢为害则承乃制者欤?昔者黄帝与岐伯上穷天纪,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以作内经,至于六微旨大有及于六气相承之言,以为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

http://zhongyibaodian.com/renzhaizhizhifanglun/740-5-10.html

素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而载于汉书·艺文志。东汉末张仲景撰伤寒杂病、魏末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汉书·艺文志的十八卷本黄帝内经传本即已不复存在,不仅被分割为素问九卷针经两书,而且“亦有所记亡失”。素问在汉魏、六朝、隋唐各代皆...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91.htm

郑钦安1804-1901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名寿全。原籍安徽,其祖游宦四川,遂寓居邛崃。幼习经史,后从刘源学医。道光1821-1851年中叶行医于成都。学本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之奥旨,谓“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强调元阳真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治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17.htm

金匮之奔豚气病即内经之心痹病_【中医宝典】

...将仲景原书中的4条原文分解成“水饮奔豚”、“肝气奔豚”、“肾气奔豚”,笔者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倘若从内经心痹病的角度来分析、理解仲景之已言或未言之文,就会顺理成章得多。 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6 刘春援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10.html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一书虽出黄帝,其在古代,不过口耳相传,晚周以还,始著竹帛,大都述自医师,且不出于一手,故其文义时有短长。今其义之深者,九卷之古奥,虽素问有不逮;其浅而可鄙者,即素问未尝不与九卷略同。而以源流而论,则素问且多出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06/214.htm

中医内科学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脉法五十二病方现名治百病方现名上下经扁鹊内经等医学著作,医学体系逐步形成。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全面阐术了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诊法、治疗、摄身及...

http://qihuangzhishu.com/76/5.htm

内经七篇大对疾病的认识_【中医宝典】

...;疾病 ;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内经中的七篇大是王冰在整理素问时补入的,主要论述运气学说,为内经主要学术内容之一。笔者在学习中发现七篇大对疾病的认识有独到之处,与内经其它篇章论述有着鲜明的不同,兹探析如下。 1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98.html

养生看中医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李文2008年图书排行榜的前列几乎全被养生书籍占据。当大家被“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简单却又神奇的养生知识吸引时,才发现,原来这些都来自中医。 曲黎敏十年前就应一家出版社之邀把黄帝内经翻译成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71.html

·司天运气_医学源流

...天符岁会三合之不齐,太过不及之异气,欲辨明分晰,终年不能尽其蕴。当时圣人,不过言天地之气运行旋转如此耳。至于人之得病,则岂能一一与之尽合?一岁之中,不许有一人生他病乎?故内经治岁气胜复,亦不分所以得病之因。总之,则病治病,如风淫于内,则...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55.html

共找到612,76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