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用之不慎亦伤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热证假寒,本应热加病甚,理之常也。温热太过能否引起亡,张仲景在《伤寒杂病》29条中明确指出: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112条:伤寒,医以火迫劫之,亡,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118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234.html

就是顺应阳气的升发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如下观点。 从冬季养阴=勿扰乎说起 《黄帝内经》中的确有很多处指阴精和阳气,但还有很多地方不是。朱丹溪在其《局方发挥》中认为阴阳两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春夏养,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篇》。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716.html

损及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由于阳气虚弱而累及阴精化生不足,与阳虚阴盛的病理不同。如原有水肿腰酸膝冷等肾阳虚的证侯,病变发展日久,若再出现烦燥咽干喉痛齿龈出血小便短赤等肾阴虚的证候,这就叫损及。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angsunjiyin-2017.html

中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阴阳相乘相伏之象。如尺部虽见浮滑而长的阳脉,但有时夹有沉涩而短的阴脉,故称。《难经·二十难》: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中伏阴也。杨注:尺中已浮滑而长,又时时沉涩而短,故曰中伏...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592.htm

明医_【中医宝典】

...□ 朱杰 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 名医与明医一字之差,同音而意义迥异。人们易于认可名医,因为越有名的医生通常医术越高,如伤寒明理》严器之序这样说:余尝思历代明医,回骸起死,祛邪愈疾。佛家经典《华严经》另有妙解:善男子,汝应于自己作病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68.html

阴中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阴阳学说内容之一。指属于阴性事物中,又分阴。《素问·金匮真言》:合夜至鸡鸣,天之,阴中之也。腹为,阴中之,肾也。《素问·阴阳离合》: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②经穴名。指足太阴...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00.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生理特点之一。指小儿在功能活动()和物质基础()上均未臻完善。《小儿药证直诀》: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同书闫季忠序: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悲啼喜笑,变态不常。说明小儿机体柔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神气怯弱,...

http://qihuangzhishu.com/196/934.htm

从医林故事看广汗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广汗法的要求,或者说,汗出而解可以作为很多病证向愈的标志来看待,不仅是外感病,内伤杂病亦如此。经云加于谓之汗,有阴阳和合,才会得正汗。有阴阳和合不就是健康状态的代名词吗?从这个角度讲,广汗法意义深远...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458.html

《内经》的动静观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应天之气,动而不息;应地之气,静而守位之说。虽专讲气的运动,但也暗含天地的运转规律。又且天为地为主动阴主静。故较天而言,地则相对处于宁静状态,似乎永恒不变。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617.html

裘沛然_八一药之用,掌握非易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源之资,领悟到阳根于,汗化于液说的深刻含义;用熟地合附子肉桂治元阳不足的虚损证,体会到阴中求阳中求乃是立方遗药之绳墨,等等。以上例子说明,要真正认识掌握一药之用,并不简单。在继承研究前人经验时,既不轻易否定,又不盲目接受,...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7-8.html

共找到716,6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