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自肛门排出血性便。便血量多少不一,血色鲜红或暗红。常见于痔疮、脱肛、肛裂、肠道溃疡或炎症、直肠和结肠肿瘤、息肉等。 穴信:脾俞 大肠俞 中髎 长强 关元 三阴交 以上穴选用3~4穴,施补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 ...
...血后粪,此为近血,名日藏毒,若血鲜而清,腹中不痛,先粪后血此为远血,名日肠风,藏毒肛门每多肿痛,初起宜用皂刺大黄汤消之,大下血后,热盛微痛者,以槐花散和之,湿盛不痛者,以平胃地榆汤和之,肠风亦宜槐花散主之,便血日久,脉微气血弱者,升阳和血...
...目录 《医心方》解散甘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心方》:解散甘草汤【处方】甘草1两半,茯苓1两,生姜1两。【功能主治】服石散发,烦闷不解。【用法用量】上药以水3升,煮取1升半,分3次服。【摘录】《医心方》卷二十引《深师方》...
...目录 《伤寒温疫条辨》神解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温疫条辨》:神解散【处方】白僵蚕(酒炒)3克 蝉蜕5个 神曲9克 金银花6克 生地6克 木通3克 车前子3克(炒,研)黄柏3克(盐水炒)黄芩3克(酒炒)桔梗3克 黄连3克【...
...(一)发病原因 1.假性呕血和便血 见于以下情况: (1)咽下母血:婴儿分娩时咽下母亲产道的污血或吸入母乳头部出血,作Apt试验可鉴别母血与新生儿自身的血。 (2)口、鼻腔损伤出血咽入消化道。 2.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系维生素K缺乏...
...便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特殊症状 ,指大便带血 ,或全血便 ,如出血时间较长 (超过 8小时 ) ,也可呈黑便。一般来说,肛门及直肠、结肠、小肠、急性感染性疾病、血液与血管疾病、代谢与营养紊乱以及中毒性疾病 ,均能导致便血的发生。 中医的“肠...
...将适失宜,犯温过度,散势不宣,热气积在肠胃,故大便秘难也。...
...【概述】 每逢经前或经行大便下血,经量减少,称为“经行便血”。多见于有痔疮疾患的妇女,也可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直肠异位病灶的妇女。本病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病。 【病因病理】 由于素体阳盛或有痔疾,又嗜食辛热药食,蕴热于下,经前盆腔充血而致。...
...【概述】 便血又名下血、泻血。凡血从大便而下、大便前后下血或单纯下血者,统称便血。 【病因病机】 出血的原因大多与气与火有关。有因外感风热燥邪,灼伤肺络,迫血上逆;或系饮酒、过食辛燥之品,燥热蕴积于胃肠,郁热化火,扰动血络;亦可七情不调,...
...防风(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水煎服。□愚按∶前方若肝脾积热,吐血衄血便血,发热作渴,大便秘,小便赤者,宜用之。若热已退,而作渴下血未止,或日晡益甚者,阴血虚也,用四物、参、术主之。若热既退,饮食少思,肢体倦怠,脾气虚也,用四君子、当归主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