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方剂(三) 【辨证】脾肾亏虚,精微下泄,清浊相混。 【治法】健脾,补肾,固精。 【方名】加味健脾补肾固精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金樱子15克,益智仁15克,莲须30克,薏米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平亦升。甘辛药平降,甘寒泻火。苦寒泻湿热,苦甘寒泻血热。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图(缺)升降者天地之气交茯苓淡,为在天之阳也。阳当上行,何谓利水而泄下?《经》云∶气之薄者,乃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离乎阳之体,故入手太阳。麻黄苦...
...目录 《普济方》补肾散 《全生指迷方》补肾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普济方》卷七十九引《龙木论》:补肾散【处方】泽泻2两,干地黄1两半,人参1两半,茯苓1两,干山药1两,菖蒲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瞳人干缺外障。【用法...
...味辛性热,有毒,气味俱薄,浮也,阴中之阳也。大都有四等,其在下最浓者曰肉桂,去其粗皮而留其近木之味浓而最精者云桂心,入二三分于补阴药中,则能行地黄之滞而补肾,由其味辛属肺,而能生肾水,性温行血,而能通凝滞也,能通血脉凝滞,其能补肾必矣。在...
...鹿角胶极能补血。但此剂泥膈,不宜独用。若犯铁器,令人消肾。忌莱菔子,恐耗诸血。痘家匀气药中用之,便泄则禁。...
...目录 《圣惠》补肾石斛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惠》:补肾石斛散【处方】石斛1两(去根,锉),当归半两(锉,微炒),人参半两(去芦头),杜仲1两(去粗皮,微炙,锉),五味子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1两,白茯苓3分,...
...《本草从新》香木类补心脾、滋肝肾.辛甘而平.气香能透心脾.(凡补脾药多燥、唯此香能舒脾而偏润、助脾药中、兼用最妙.)性润.能滋肝肾.(好古曰∶肝经气分药.)益智宁神.聪耳明目.(香通窍.)养血止汗.(心生血、汗为心液.)除风湿.愈惊痫.泽...
...表里。又不能辨其虚实。但以风之为名。多用风药。不知风药皆燥。燥复伤阴。风药皆散。散复招风。以内伤作外感。以不足为有余。是促人之死也。景岳全书曰。凡类中风之多痰者。悉由中虚而然。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
...石淋之主要病位与基本病机便已“一锤定音”。千载以来,并无异议。既然如此,石淋的基本治法就应当是补肾之虚,清膀胱之热。老师怎么能将这一创见完全归功于近贤呢?【老师】看来我似乎有“数典忘祖”之嫌了。不过应当重申的是,中医学讲求理、法、方、药的...
...药有气味浓薄,升降浮沉补泻主治之法,各各不同,今详录之,及拣择制度修合之法,俱列于后。味之薄者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防风 气温味辛,疗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之仙药也,误服泻人上焦元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