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正常人体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cm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黏连,亦无压痛。当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侵袭后,信息传递给淋巴结,淋巴细胞产生...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EB病毒、疱疹病毒感染及机体细胞免疫损伤有关。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病理特点为淋巴结窦内充满吞噬性组织细胞,可吞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红细胞及核碎片,被吞噬的淋巴细胞有时可呈花...
...1.浆细胞瘤 皮肤浆细胞瘤大多为多发性骨髓瘤的表现,属原发性者极罕见。 2.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 多见于躯干和面部,瘤细胞属中心细胞/中心母细胞性,无PAS阳性包含物,免疫球蛋白染色示在细胞膜表面或缺如。 3.原发性和继发性皮肤...
...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病为一种新的免疫复合物疾病,病因及发病机理极其复杂。 1、诱因诱发性血管炎的因素不明。有报道认为是化学物质、药物(如碘剂)等反应,反复寒冷刺激,以及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过敏原引起的超敏性血管炎。 2、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损害...
...岁男孩LIP(病理证实),X线表现为双侧的小蜂窝状阴影,HIV阴性。 LIP需与严重的淋巴浸润性疾病鉴别。 1.与有明显淋巴浸润性疾病鉴别 如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弥漫性淋巴增生和滤泡性毛细支气管炎。 2.在免疫损伤的...
...绝大多数瘤细胞对Ki-1呈阳性反应。 (2)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可以为T细胞性,也可以为B细胞性,后者瘤细胞的核仁较大。...
...抓病杆菌,只是在患者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肉芽肿性损害,而当有免疫缺陷的情况下(如HIV感染),则表现为血管增生性损害。还有资料证明引起本病的病原体为一种立克次体或立克次体样微生物,它与杆菌状巴尔通体和五日热立克次体关系非常密切。 (二...
...发生于淋巴结,也可发生于结外,如脾脏、胃肠道、骨髓、扁桃体和皮肤等。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稍多见。系统性FCCL约4%继发CML。FCCL中小裂细胞性多见,NCI 392例中有259例(68.2%)。上海市淋巴瘤协作组115例中有55例(...
...白细胞增高、血沉快,临床上类似败血症,但血、骨髓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而皮质激素有效。诊断本病须排除败血症、风湿热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症与成人Still病的区别在于本病多见于儿童,关节症状轻,很少引起关节畸形。 4、急性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
...组织病理学改变, 受累淋巴结直径1~2cm,很少大于3cm,被膜薄。光镜下,可见到多少不等,大小不一的凝固性坏死灶。坏死灶中有数量不等的组织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免疫母细胞浸润,可见到组织细胞吞噬碎片现象,但缺乏中性粒细胞。坏死灶周围也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