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核糖体中蛋白质和RNA的空间结构和位置,才能更完全地了解蛋白质合成的具体过程。过去一直认为rRNA主要起着结构上的作用,蛋白质发挥催化功能,但现在认为rRNA与蛋白质共同的构成的核糖体功能区是核蛋白体表现功能的重要部位,如GTP酶功能区...
...标记物。这些都是放射免疫分析能取得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关键问题。多肽激素与蛋白质多用碘标记,最常用的是125I。碘化反应的基本过程如下:通过氧化剂的作用,使碘化物(125I-)氧化成的碘分子(125I2),再与多肽激素、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
...称为外显子,在DNA拼接过程中被删除的部分称为内含子。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其DNA与RNA和蛋白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即类核。原核生物基因组上功能相关的基因常常串连在一起并转录在同一mRNA分子中,形成多顺反子结构。某些病毒中会出现基因...
...如下:α链在多聚核糖体合成后自行释下,并与尚未从多聚核糖体上释下的β链相连,然后一并从多聚核糖体上脱下来,变成α、β二聚体。此二聚体再与线粒体内生成的两个血红素结合,最后形成一个由四条肽链和四个血红素构成的有功能的血红蛋白分子。4.水介断链:...
...血浆丢失引起的急性血循环力学改变有关。而晚期型则与发生某种并发症而引起的循环功能改变有关(如败血症、肾脏感染等)。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进行腹膜透析。腹膜透析开始愈早,肾脏功能恢复愈快。如条件允许,最好及早选用血液透析。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既是一个排泄器官,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其功能十分复杂。临床上用以评价肾脏功能的试验方法很多。我们在前两节中所讨论的内容均与肾功能试验有关。例如40.1中有关醛固酮增多症的试验就检测了肾脏的内分秘和代谢调节的功能(肾素分泌及电解质、...
...核糖核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类脂。 病毒核酸占病毒的10%,总分子量约为5×6×106。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分析,证明病毒至少含8个结构多肽:分子量较小的39k多肽是膜蛋白;分子量75—80k的多肽为血凝蛋白;分子量最大的200k...
...血浆凝血因子Ⅶ活性测定是对人体内血浆凝血因子Ⅶ,即促凝血酶原激酶原进行活性测定,凝血因子Ⅶ的半衰期最短(4~6h),血浆含量较低(0.5~2mg/L),故可作为肝病患者蛋白质合成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指标。 正常值 2~4mg/mL 异常结果...
...的肿瘤细胞。 8、浆膜腔液蛋白质测定 [临床意义] 1.漏出液蛋白定性(李凡它试验)阴性,定量<25g/L,常由心功能不全、肾病、肝硬化腹水引起。 2.渗出液蛋白定性阳性,定量>40g/L,常见于化脓性、结核性疾患,恶性肿瘤,肝静脉血栓形成...
...补体系统中各成分的理化性状概括列于表3-2。由表见,补体成分大多是β球蛋白,少数几种属a或γ球蛋白,分子量在25~390KD之间。在血清中的含量以C3为最高,达1300μg/ml,其次为C4、S蛋白和H因子,各约为C3含量的1/3;其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