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褥疮发生的关键是预防,措施落实即可避免褥疮的发生,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疗效。因此要求做到六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 (一)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经常更换体位 使骨骼突出部位交替地减轻压迫。实验证明,...
...褥疮指因长期受压迫而引起局部坏死溃烂的疮疡。 【褥疮】 又称“席疮”。指因长期受压迫而引起局部坏死溃烂的疮疡。本病多见于重病长期卧床者,多发于腰骶、肩胛,枕,肘和足跟等处。多因患者气血大亏,气不运血,加上局部受压所致。患处一般不痛,初现...
...临床表现95%以上的褥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隆突上67%的溃疡发生于髋及臀部周围,29%发生于下肢。比较典型的褥疮发生部位为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及外踝这些解剖部位是患者经常不变换体位时产生褥疮最危险的部位。 褥疮的临床表现可视为皮肤...
...中药处方(一) 【方名】褥疮方剂一。 【组成】人参(另煎兑服)6克归尾9克枸杞子18克云苓15克赤芍9克菟丝子18克白术12克红花6克鸡血藤18克甘草3克白芷9克桔梗9克生芪24克连翘15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主治】褥疮(...
...复因受压部位气血失于流通,不能营养肌肤,摩擦破伤感染,引起坏死溃烂。 本病的治疗原则以补易气血、和营托毒为治,并要针对原发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积极改善宾跟的全身情况。外治以拔毒生肌为原则。对昏迷者,胸腰椎结核、脊椎压缩性骨折、中风...
...【概述】 腧穴敷贴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敷贴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毛莫、斑螫、白芥子等)捣烂或研末,敷贴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又称为“天灸”,已在“冷灸法”一节作过介绍...
...III(度)疱,原有皮损无一例继续加深发展。(<<广西中医药>>) 复方红花酒 [药物组成] 红花50g 黄芪30g 白蔹20g 75%乙醇(酒精)500ml [功能主治]褥疮,扭伤血肿,皮肤灼伤等。 [药物组成] 干红花30g 70%的乙醇(...
...治瘰 ,溃与未溃,皆可贴。蜗牛(不拘多少,以竹索串,瓦上晒干,烧存性)上为末,入轻粉少许,猪骨髓调,用纸花量病大小贴之。一法,以带壳蜗牛七个,生取肉,入丁香七枚于七壳内,烧存性,与肉同研成膏,用纸花贴之。...
...目录 《圣济总录》点眼蜗牛浆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点眼蜗牛浆【处方】生蜗牛1枚。【功能主治】息肉淫肤,赤白膜。【用法用量】上药去其掩,纳丹砂末于口中,火上炙沸,以绵注取汁,敷眦中。【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方剂:金倍散(瘰历未溃敷贴方)主治:治瘰历坚硬难消、难溃,敷之神效。组成:整文蛤(攒孔,一枚)金头蜈蚣(研粗末,一条)将蜈蚣末装入文蛤内,纸糊封口,外再用西纸糊七层,晒干,面麸拌炒,以纸黑焦为度,去纸研极细末,加麝香一分,再研匀,陈醋调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