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_《百病自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的铁缺乏,影响红细胞合成所引起的贫血。铁这种元素在人体内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组织中都含有铁,铁是人体造血不可缺少的物质。正常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0~15mg的铁就能够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自然界中的铁分布很广泛,每天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baibingzice/114-3-24.html

小儿营养性贫血中药方剂_【中医宝典】

...小儿营养性贫血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 辨 证 〗 喂养不当,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失司,生化气血不足。 〖 治 法 〗 补气生血,健脾和胃。 〖 方 名 〗 补血灵糖浆。 〖 组 成 〗 制首乌30克,鸡血藤30克,熟地30克,大枣15...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241.html

小儿缺铁性贫血食疗方法_婴儿期保健_【中医宝典】

...芝麻酱富含各种营养素,是一种极佳的婴儿营养食品。每100克芝麻酱含铁58毫克,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钙、磷、蛋白质和脂肪。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一岁以下的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比较高。患儿通常表现为面色发白或发黄,身体不够健壮,注意力不够集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uer/a5773.html

小儿贫血分类_儿科造血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造血不良 1.缺乏造血物质 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骨髓抑制 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恶性肿瘤,血液病等。 以上两种分类法各有其优缺点,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病因分类法。由于形态分类可用于推断病因,对病因...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898.html

儿童缺铁性贫血_儿科造血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左右。但由于在患病初期以及轻度贫血时(现在大多数患儿都是轻度),从外观和行为表现上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因此而易被家长忽略。经常是在做体检化验或是贫血程度较重时才被发现,然而缺铁性贫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长期贫血的孩子会个子矮小、体力差,...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880.html

缺铁性贫血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铁是骨髓造血必需的重要原料。由于体内缺乏铁而引起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此病多见,主要见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儿童,妊娠、哺乳期的妇女,长期失血或患有慢性病的病人。据统计,我国儿童(12岁以下)、青少年(13~17岁)和妊娠妇女缺铁性贫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jiatingyixuebaike_yiliaokangfu/1047-10-3.html

缺铁性贫血_《儿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四种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6个有~3岁的婴幼儿,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体内铁元素的缺乏,使血红蛋白减少所致的一种贫血,临床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贮存铁剂治疗有效等特点。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ue2/976-8-3.html

药膳巧治小儿缺铁性贫血_儿科造血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缺铁性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多发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可出现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口唇、眼结膜、指甲床和手掌苍白等症状。血象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值偏低,做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等生化检验即可确诊。由于贫血使...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909.html

缺铁性贫血_《临床营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10。婴儿时期以乳类食物为主,所进辅食不多,加上可能存在搭配不当与食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易有含铁量不足,吸收率不高等情况。所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高。成人如不注意膳食成分及搭配也有可能产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表17-1 每日铁需要量(...

http://qihuangzhishu.com/1002/146.htm

缺铁性贫血_《血液病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用尽,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的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亦均降低。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发病情况】缺铁性贫血是最多...

http://qihuangzhishu.com/984/7.htm

共找到13,5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