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用于治疗和预防儿科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越来越多,而由此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屡有报道。此种趋势应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以尽量减少或避免产生类似的不良反应。下面将常用抗生素在儿科使用中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做一简介。 ◆氨苄青霉素 有报道说,...
...甲硝唑(灭滴灵)是传统的抗滴虫厌氧菌及阿米巴药物。它的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厌食、腹泻、腹痛等。近年来临床发现甲硝唑可引起某些严重及少见不良反应。 ◆过敏性休克 解放军537医院赵莉萍等报道甲硝唑引起的过敏性休克1例。患者女,50岁,...
...尽量避免或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必要时甚至要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少用药对人体的损害。对此,药店药师不仅应该熟知,而且有义务向购药者和用药者进行正确的宣传。 ▲特殊人群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 老年人用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各脏器功能都有不同...
...常被报告造成死亡的药物中,止痛药和免疫调节药物的比例尤其高。 研究者对其中超过500例的报告亚群进行了单独分析。在1999年时,由于药物安全问题撤药占到报告不良事件的26%,但是2005年时该比例已不到1%。在1998年时,13种生物技术...
...FDA的报告暴涨,是否真实反映了因严重不良反应受害的人数增长。 他认为,暴涨也不能归因于少数世人瞩目的药物问题,如2004年默克公司的止痛药万络退市和辉瑞公司类似的止痛药Bextrade的暂停上市。为避免这些数据导致分析偏差,研究人员在他们的...
...作者:汤韧 张宜 胡沁 摘要 目的 控制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通过分析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直接诱因,人为因素,将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的理论有针对性地应用在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不同的处理对策。结果:全面分析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
...输注30分钟之后。 对策:减慢滴速,或者停止静滴,给予抗过敏药和退热药,并采用物理降温,给患者多饮水;做好鉴别诊断工作,若患者的发烧不属于不良反应,而是属于输液反应,应保留剩余药液送检。 (3)恶心呕吐 对策:减慢滴速,必要时可以停止输液。...
...近年来,随着新剂型和给药系统的开发,药用辅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在药物成型、保持制剂的质量稳定、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主药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辅料应是非活性的,所以,一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人们往往归之于活性成分。事实上,辅料并非...
...据10月20日《新晚报》报道:19日上午,国家卫生部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了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因使用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后,有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出生9天的新生儿于10月11日死亡。经调查,该企业...
...老年痴呆患者的不良反应——卒中和死亡。该公司对近期5项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荟萃分析后发现,奥氮平显着增加了老年痴呆患者的卒中危险,此外,这组患者的死亡率(3.5%)也高于安慰剂组(1.5%)。虽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仅批准奥氮平用于治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