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五)_【中医宝典】

...六、建立药用动植物原生地保护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药用动植物多样性 中药资源是整个自然资源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开整个自然资源而独立存在。物种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保护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对野生动植物的有效保护,在有关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308.html

贵州珍稀濒危及特有药用植物资源保护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何顺志徐文芬(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 贵阳 550002) 孙济平 (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贵阳 550002) 摘要:介绍了贵州珍稀名贵、濒危及特有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范围及其保护研究现状,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719.html

中药资源严重透支 浪费问题多 还能撑多久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即可料定:中药资源的大为减少,已成为不可等闲视之的现实。 种植药材比不上野生药材 为了解决中药资源减少、某些品种的濒危甚至枯竭以及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有益的措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有44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75.html

专家呼吁大力保护中国濒危药用植物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士林研究员1日在南昌说,发展中药农业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保证药源的可持续供应、保护中药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的需要。 陈士林是在出席2007中医药(江西)合作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来自中法两国的数十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83.html

药用植物濒危与保护等级划分中的问题及其标准探讨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药用动植物作为中药产业的原料,是令人担忧。为此,90年代以来,国际保护组织表现出了高度关注。有效的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是关系到中医药学能否持续发展的前提,而保护濒危物种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涉及多部门、多地区以及政策立法、管理体制、经济贸易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01.html

藏药发展:制约与机遇并存_【中医宝典】

...也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藏药被盲目采挖多种藏药面临灭绝 藏药资源储备本来是相当丰富的。资料显示,仅青海省就有药用资源1660种,其中植物药1087种,动物药150种,矿物药57种;而西藏有植物类药材2584种,动物类药材175种,矿物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490.html

藏药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_【中医宝典】

...如藏药的间色打吾,藏医认为性温,为滋补药,而中医则认为性凉、有毒;又如 藏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方面,虽然用于临床的新药不多,且起步较晚,但在植化、药理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在莨菪类藏药植物的开发利用方面,肖培根等以三分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23.html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有效利用率仅百分之三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优异基因在育种上得到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正在由种质资源大国向种质资源强国迈进。 与会专家指出,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先进组织相比,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发展要求相比,我国一些重要作物种质资源,尤其是野生资源在继续减少或处于濒危...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872.html

中药资源种类的构成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中药资源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来源极为广博。尽管物种间的形体构造、生理机能以及生态环境千差万别,但从自然属性来讲分属于植物、动物和矿物3范畴。也就是说,中国中药资源基本上是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三大类构成的。 1985-1989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76.html

羌活野生资源日趋枯竭人工种植势在必行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了羌活的繁殖途径。 早在1987年羌活就被列为三级中保护品种,但由于长期以来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益忘长远,羌活野生资源长期不间断的遭到疯狂的采挖与破坏,其采挖速度远远超出了羌活种群的正常新速度,从而使羌活陷入越挖越少、越少越贵、越贵越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796.html

共找到750,6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